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运输作出积极贡献——
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锐财经)
乘飞机、坐高铁、自驾游……如今,越来越多的出行方式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历经多年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中国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
交通运输发展成果丰硕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历史性成就——
综合立体交通网日益完善。六轴、七廊、八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主骨架空间已初步形成,高速铁路对百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率超95%,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率超98%,民用运输机场覆盖92%以上的地级市。
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以高铁和航空为主的大容量、高效率快速客运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动车组列车承担了铁路客运量的70%,民航航班正常率连续三年超过80%,道路客运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货运结构不断优化,2016—2020年铁路在货运量的占比由7.6%增加到9.8%,水运占比由14.5%增加到16.4%。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覆盖中国300多个城市,日均完成订单量2000万单。
“民航业在改善边远地区交通条件、优化营商环境、拓展致富之路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优势。”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航空人口2.1亿人,脱贫地区的机场旅客吞吐量从2012年的2800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7800万人次,增幅超过170%,航空服务已覆盖82.6%的脱贫地区人口。
国家铁路局局长刘振芳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路网规模质量快速提升,新增投产铁路运营里程5.3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新增投产营业里程3.1万公里,客运周转量、货运发送量、货运周转量等主要铁路运输经济指标稳居世界第一。
交通运输安全绿色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底,新能源公交车达46.6万辆,占城市公交车总量的66.2%。国家铁路电气化率达74.9%,高速公路路面废旧材料循环使用率达到95%,快递可循环中转袋的使用率达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