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东北振兴】走进百年鞍钢,看“大国重器”挺起钢铁脊梁
中新网鞍山9月22日电(刘丹忆)钢铁洪流,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经济命脉,浇铸着时代建设的脊梁,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强国梦。
9月21日,中新网记者跟随“新时代东北振兴”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鞍山钢铁集团,感受鞍钢半个多世纪的辉煌成就,见证中国钢铁奋斗史的发展历程。
鞍钢集团博物馆。刘丹忆 摄
百年历史
鞍钢见证新中国峥嵘岁月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鞍钢集团最大的区域子公司,始建于1916年,前身是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
鞍山钢铁成立于1948年12月,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钢铁之魂”浮雕。刘丹忆 摄
走进鞍钢集团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长36米、高8米的巨大浮雕。这个名为“钢铁之魂”的作品,还原了鞍钢在历史上留下的脚印,再现了众多鞍钢工人为建设钢铁强国走过的步伐。
气势宏伟的中板轧机、新中国第一代主战五九式坦克、矿用重型汽车轮胎等12件大型实物,展示了鞍钢在新中国建设中走过的非凡历程。
鞍钢制造
助力实现“桥梁强国”梦
目前,鞍山钢铁生产铁、钢、钢材能力均达到2600万吨/年,并形成了跨区域、多基地的发展格局。
鞍钢集团博物馆展品,四号烧结机。刘丹忆 摄
船舶、国防、汽车、铁路、家电……鞍钢产品在多个领域被广泛纳用,已经成为我国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
作为中国桥梁钢发展方向的引领者,鞍钢助力新中国实现“桥梁强国”的梦想。1956年,新中国做出了在南京建设长江大桥、贯通京沪铁路线的决定。但当时,符合设计要求的桥梁钢在国内却是空白,国务院把生产建设大桥所需钢材的重任交给了鞍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