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一座英雄的城市。总书记离开高台县城时,闻讯而来的百姓在沿途热情相送。(央视记者李铮、史伟拍摄)
3
一个人、一所学校,吸引总书记的目光
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掖市山丹县。在县城,他考察了一座有故事、有渊源的学校——山丹培黎学校。
△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央视记者马凌峰、陶鹏飞、李浩男拍摄)
谈到山丹培黎学校,就不能不提一个人——路易•艾黎。艾黎(1897-1987)是新西兰人,1927年,他首次来到中国,就再也舍不得离开。1987年,在中国工作生活60年的艾黎在北京去世。邓小平为他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2009年,他被评为中国的十大国际友人之一。
△路易•艾黎
1942年,艾黎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创办了培黎工艺学校。他取名“培黎”的寓意之一,是为中国的黎明培育新人。1944年,培黎学校迁到了边陲小城——甘肃山丹。在这里,艾黎探索发展“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新型教育,为中国培养技术人才。
△座落在校园的这座雕像,艾黎(右)怀里依偎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左手撑着头似乎在思考,右手指在艾黎手心写着什么,形象地寓意了艾黎倡导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教育理念。
1953年,培黎工艺学校迁至兰州,更名为兰州培黎石油学校,也就是今天的兰州城市学院。1985年,在艾黎提议下,山丹培黎学校恢复重建。
△这是坐落于山丹培黎学校的艾黎故居,1989年10月建成。(央视记者章猛拍摄)
△这是艾黎用过的打字机和照相机。(央视记者王鹏飞拍摄)
山丹培黎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多人,开设机电技术应用、现代农艺等专业12个,建有电子电工、汽修等专业实验室和实训操作车间45个,为甘肃乃至全国培养了近2万名实用技术人才。2006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在山丹培黎学校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实地了解当地职业教育培训等情况。
△山丹培黎学校学生正在加工皮带轮。(央视记者关舟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