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全景式地为观众展现了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丰硕成果,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深入人心。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单元,更像是一个风景摄影展。秀美的山川、清澈的河流湖泊、恬逸的乡村美景,这些碧水蓝天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纳入“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所带来的巨变,而今昔对比则更让观众感慨巨变的艰难历程。
在一面独立的展墙上,甘肃省古浪县的6位老人及他们的后代坚持造林治沙的故事,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照片上腾格里沙漠边缘郁郁葱葱的绿色迸发着勃勃生机。
甘肃观众 刘军平:非常震撼,以前可不是这样,河西走廊沙漠化非常严重,我去年去过一次,看见治沙和环境改善很多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完善和密集出台沙漠化治理、生态修复政策和修复工程,全面推行河长、湖长制,加大环境督察力度,多管齐下的环境治理手段,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的生态面貌。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已达21.63%,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增至72.4%。
央视记者 曾文甫:治理了山川河水,我们开始在污染防治源头上下起了功夫。您看这一排玻璃瓶,为我们直观展示了在不同排放标准阶段,汽车每行驶100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重量的变化。从最早的国一标准的239克,到已经开始逐步实施的国六标准,污染物重量要严格控制在1.5克以下。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京津冀协同作战,聚焦颗粒物等有机污染物,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全面推动绿色发展。2017年北京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增加到226天,比五年前年增加了50天;与此同时,空气重污染天数比2013年减少了35天。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和地表、地下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观众 陆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是越来越深入人心。
观众 杨丽君:最大的变化就是天蓝了,我们都觉得到晚年了,生活越来越幸福了,旅游,说走就走,走到哪儿都是一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