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国经济前三季度主要运行数据发布。增长、就业、物价、收入和国际收支……从这些宏观指标来看,中国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有变、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
“进”在哪里?“变”在什么地方?又“好”在何处?就这些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
稳中有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08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5%。
GDP以及工业等指标的增速都有所回落,是否表明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专家指出,尽管三季度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但总体而言经济运行依然较为平稳,韧性较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仍是亮点。
首先,稳的格局没有改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指出,从增长来看,前三季度GDP增速6.7%,这为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从就业来看,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4.9%,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都分别下降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从价格来看,居民消费价格前三季度上涨2.1%,涨幅比上半年略微扩大0.1个百分点。但是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之后,核心CPI前三季度上涨2.0%,和上半年持平,价格也是比较平稳。从居民收入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增速和上半年持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也基本同步。
其次,进的态势持续发展。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称,从产业结构看,产业发展持续升级,前三季度三产增加值增速比二产快1.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1%,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二产12.7个百分点。从需求结构看,消费基础作用继续巩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0%,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6.2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从投资结构看,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9%,增速比全部投资快9.5个百分点。从贸易结构看,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3.5%,占进出口总额的58.4%,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高新技术投资是亮点。京东金融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上升,分别为13.9%、9.6%、18.3%,显示高新技术制造业对投资增长拉动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