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还须系铃人。被困流动性危机的沪市上市公司大股东们在有望获得外部力量“雪中送炭”的同时,也在主动谋出路、拿实策,抓紧时间、抓住机会纾困:求援的求援、盘资产的盘资产、退出的退出,有些大股东还创新方式方法,动用各种资源来化解风险。
加速盘活资产降杠杆
对于存在大股东高比例质押的上市公司,流动性较强的控股股东会选择尽快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多家本来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90%的公司,其大股东通过快速盘活上市公司体外资产方式偿还借款。
以神奇制药为例,截至2018年2月10日,公司大股东神奇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迈吉斯分别持有公司1.31亿股、8800万股股份,合计约2.19亿股,当时公司股价较2016年高点已经腰斩。由于大股东的多笔质押发生在2016、2017年间,伴随股价下跌,大股东不得不进行补充质押,导致神奇投资直接和间接所持的2.19亿股股份中有2.05亿股处于质押之中,质押比例高达93.6%。不过,通过盘活资金,神奇投资火速将质押比例降了下来,于4月13日、5月31日、7月4日依次降至88.14%、63.43%和41.48%。
所持资产变现能力较强的大股东及早盘活资产,是解开股权质押“连环扣”的明智选择。如人福医药,9月13日,公司大股东当代科技将质押给信达资产湖北分公司的8.63%上市公司流通股解除质押,致自身的质押比例降至70.3%。而根据公司半年报,截至6月30日,当代科技的股权质押比例高达93.4%。据了解,当代科技是通过盘活旗下资产,加快资金回笼,提前偿还借款,从而解除了质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