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一定有人会说:“货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相抵之后,美国还是有5,500多亿美元逆差,还是很多,美国凭这项数字还是可以理直气壮指控各国不公平贸易。”但是,这5,500亿美元真代表美国吃亏吗?恐怕未必,因为自1990年以来全球贸易已出现重大变化,贸易型态不再是教科书上所谈的甲国对乙国输出毛衣,乙国对甲国输出葡萄酒这么简单,在全球化分工之下,一项产品的生产绝少在一国之内完成,总要经过多国的分工、加值及组装才能出口。换言之,传统海关统计的顺、逆差已经不足以做为贸易公平与否的证明。
由此可知,若我们不随着这个变化修正统计方法,仍援引海关统计来评估贸易情况,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为修正海关统计的偏误,世贸组织(WTO)与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近年已完成附加价值贸易统计(TiVA),经连结各国产业关联表估算一国出口总额里的附加价值比率,就可以知道各国出口获利的情况。
TiVA纳入商品及服务贸易,目前的资料已到2011年,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这一年美国海关统计显示的贸易逆差达7,300多亿美元,前五大逆差国里,大陆贡献了3,000亿美元、墨西哥与日本各贡献600多亿美元,德国近500亿美元、加拿大350亿美元,合计这五国带给美国高达5,000多亿美元的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