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  >> 正文

火爆!这部传世画作首次全卷展出,平均排队2小时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日电(记者 宋宇晟)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特殊献礼,“悲鸿生命”之古代名作《八十七神仙卷》真迹4月1日首次全卷展出。作品展出首日就引来“围观”。

排队等待观展的参观者。央美供图

  记者了解到,4月1日当日14:00开始,《八十七神仙卷》真迹在央美美术馆展出,真迹展出时间将持续至4月3日。由于展出时间较短,央美美术馆也延长了开馆时间——4月1日展出时间为14:00——19:00,4月2日、3日展出时间为9:30——19:00。

  1日晚6时许,记者来到央美美术馆,但美术馆已经竖起提示标牌,停止入场。标牌显示,当日“参观‘八十七神仙卷’人数骤增,平均每人需排队等待两个小时”,为了保证观展质量,美术馆当日下午五点已停止入场。

4月1日下午,央美美术馆门前关于参观《八十七神仙卷》的提示标牌。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已停止入场,但馆内仍有大批参观者排队等待一睹《八十七神仙卷》真迹,美术馆甚至专门为该画标明了排队的地方。

  记者当日下午也在微博上注意到,一些网友晒出参观《八十七神仙卷》排队的照片。有网友发微博称为看画排到了晚上八点,但觉得这一天“没有白过”;也有网友因排队太长而放弃,只能“下次再看”。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央美供图

  这幅《八十七神仙卷》为何引发“围观”?它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查阅资料,记者了解到,该画属于绢本白描人物画卷,长292厘米,画面主体有87位道教人物白描画像,其中有3位带有头光的主神、10名武将、7位男仙、67名金童玉女由画面右端向左端行进。

  《八十七神仙卷》画面没有任何文字。卷尾附有1948年重新装裱时的七段题跋,由前至后为,徐悲鸿跋之一、徐悲鸿跋之二、张大千跋、徐悲鸿跋之三、谢稚柳跋、朱光潜跋、艾克(GustarFcke)跋及冯至译义、徐悲鸿跋之四,加上题跋装裱全画总长超过十米。

《八十七神仙卷》布展现场。央美供图

  画作真迹此前从未完整展出过,最近的一次展画(半幅画展开)也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

  央美方面介绍,为了迎接这幅古画,中央美院美术馆从展厅空气、湿度、温度、安保、展柜设置等诸多方面做了精心周密的布置。

《八十七神仙卷》布展现场。央美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作品的流传颇具传奇色彩。

  事实上,如果从1937年徐悲鸿在香港购得此画算起,《八十七神仙卷》现身刚过八十年。最初发现此画的徐悲鸿对其评价极高,认为“世界所存中国画人物无出其右”,在中国绘画史上有能力作此画者,“当不过五六人”。

  有报道称,徐悲鸿当时以手头仅有的一万元和自己的七幅作品从一位德国籍卖家处购得。相关文献显示,徐悲鸿依画中人物数量和身份,将其定名为《八十七神仙卷》,并借张大千之口推定其作者为唐代画圣吴道子。

观展现场。央美供图

  徐悲鸿还邀请张大千、齐白石等在画作上题字,并精心刻制一枚“悲鸿生命”的印章,钤于画侧。不料,1942年5月徐悲鸿在云南躲避飞机轰炸,此画遭贼窃。

  两年后,1944年,徐悲鸿的学生卢荫寰女士在成都意外地发现了这幅《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再次以重金购回。1948年他为此画重新装裱,补写被窃贼挖去的跋文,重钤“悲鸿生命”印,又请张大千、谢稚柳、朱光潜等人题写跋文。

  此后,《八十七神仙卷》一直由徐悲鸿保存。1953年他去世后,夫人廖静文将此画连同徐悲鸿留下的千余件作品、千余件收藏的历代优秀字画及万余件图书资料全部献给国家。该画现由徐悲鸿纪念馆所藏。

观展现场。央美供图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徐悲鸿等名家对此画评价如此之高,但在官方编撰的中国历代美术作品图集中却难见这幅画的踪影。有研究者指,这与该作“身份不明”有关。

  学术界对这幅画创作年代至今没有形成定论,但多认定该画为唐宋时期作品,距今已经千年之久。(完)

原文标题:火爆!这部传世画作首次全卷展出,平均排队2小时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8/04-02/8481200.shtml

 
相关新闻
春节票房火爆之后,亏损影院如何提高剩下10个月票房?

春节票房火爆,但多数影院全年面临亏损   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影院人头攒动。   更重要的是,这还没考虑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影院人力、房租和放映成本的大幅上涨。   2016年8月,冠宇在京举行“臻·不凡”战略合作发布会。   天津文投国际影城,为何票房高速增长?   ...

“名戏名家唱上元”落幕 秦腔首次到泉州演出震撼全场

­  昆剧《烂柯山·逼休》和梨园戏《朱买臣》讲的其实是同一个故事 ­  台海网3月1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 名戏荟萃,名家云集。昨晚,“名戏名家唱上元(二)”在泉州市区梨园古典剧院举行。这场演出荟萃了昆剧、秦腔、越剧、上党梆子和莆仙戏等剧种,吸引了计镇华、梁谷音、齐爱云、方亚芬、陈素琴等5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同台上演。至此,“名戏名家唱上元...

厦门亚海面线糊上《舌尖3》节后开门生意挺火爆

■店老板黄双海动作娴熟,盛一碗面线糊约15秒。    广州游客杨先生夫妇吃完还拍照留念。   昨天一早,休息了十天的亚海面线糊开门营业,顾客比春节前多了一半。因为正月初六在央视《舌尖3》亮相,一下子让这个快30年的小店火了,成为在厦门吃面线糊的招牌。   当天的节目中,...

春节长假南靖土楼景区异常火爆 旅游吸金2.23亿

­  台海网2月23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记者从南靖旅游部门了解到, 今年春节长假期间,福建土楼南靖景区异常火爆,共接待旅游人数34.7万人,同比增长15.28%,创旅游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20.3%,均创下同期最高纪录。 ­  游客在“四菜一汤”观景台留影 ­  黄金周期间,南靖土...

德国16岁女孩在泉州首次过春节 感叹春节的热闹温馨

­  德国女孩Steffi在泉港过春节 ­  台海网2月23日讯 据东南早报报道 春节期间,就读于泉州七中的思荷与家人回到泉港老家过年,并给大家带来一位特别的客人,来自德国的16岁女孩Steffi。Steffi在乡亲们的热情招待下,度过了她在中国的首个春节,忍不住地感叹春节的热闹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