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镜头记录雄安新区街头即景。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新区全境2000平方公里的考古调查和文物保护报告完成编制
一载雄安 千年文脉
编者按:去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千年大计落子雄安。
针对雄安新区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2017年,河北省文物局对雄安新区启动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文物调查,重点明确地下文物的分布、范围、性质,同时开展地面文物、战国燕南长城遗址、红色文物调查。调查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雄安的文化面貌,为延续新区历史文脉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也将为新区的整体规划提供依据。
雄安有了考古队
在河北省雄安新区容城县晾马台镇南阳村紧邻南阳遗址的地方,有一处由废弃工厂改建的三层小楼,这里就是雄安新区文物调查与勘探人员的临时驻地。2017年5月28日,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在这里揭牌,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成立。
“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分为8个调查队,包括6个考古调查队、1个地面文物调查队、1个战国燕南长城文物调查队。”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总领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毛保中介绍,联合考古队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牵头,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以及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文物保护中心、保定市文物管理所、雄安新区三县文保所等单位参加,统一编队组成。
2017年6月至12月,联合考古队对雄安新区全境约200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队员每隔50米一个人,排成队形拉网式地行走在田间垄头,搜寻遗迹的蛛丝马迹。“无论风吹日晒、酷暑高温,队员们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身上的衣服总是湿了干、干了湿。”毛保中说。
通过手持终端,考古队队员将遗存的照片、位置等信息上传至雄安新区文物考古数字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记录初步意见,随后通过平台对遗存建立三维模型。
“这次文物考古调查,我们还用上了卫星遥感、光电科学、导航测绘以及后期的化学分析等手段,并启用了无人机进行搜寻。”联合考古队成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科技考古专家马小飞说。
通过半年的调查发现:雄安新区历史遗存丰富,有文物遗存263处,其中遗址189处、墓葬43处、古代建筑15处、近现代文物16处。地下埋藏文物以新石器时代、战国、汉代为多,涉及城址、聚落、墓葬、窑址等;地上遗存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碑刻以及近现代革命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