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兰州迎来2018年首场降雪。杨艳敏 摄
入冬后“最强降雪”有啥特点?
气象专家分析,这次大范围降雪过程具有降雪范围广、量级强,雨雪相态转变复杂,雪区西部温度低的特点。
张涛解释,1月2日至4日,雨雪分界线自西北向东南推进,雨雪转换明显地区在陕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安徽、江苏等地,这些区域开始以降雨为主,随着冷空气南下,后期会转为雨夹雪或雪。
此外,此次过程降温幅度明显,整个雨雪影响区域都会出现4~6℃的降温,其中,陕西、河南、湖北西部、山西、甘肃东南部将降温6~8℃,局地降温可达10℃。湖北、河南等地还会有4~5级偏北风。
专家还预测,在此次过程结束后,5日夜间起还将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出现,量级只有小到中雪,没有这次过程量级强。但降雪影响的范围有所重合,如陕西、河南、湖北等地还将出现降雪。由于两段过程间歇期较短,上述地区还伴随低温持续的特点,一周之内几乎不会回温。
1月3日上午,青海全省有13个测量站出现了降雪。图为西宁环卫工人清扫人行道。中新社记者 孙睿 摄
大范围降雪为何与京津冀无缘?
雨雪天气对民众的生活出行都有明显影响,但是,气象专家分析,总体来说,这次雨雪过程带来的影响利大于弊。
“由于今冬全国大部处于相对‘贫雪’的状态,雨雪覆盖的地方是冬小麦种植区,降雪可大大改善土壤墒情,有效抑制病虫害,可谓‘瑞雪兆丰年’。”张涛还表示,雨雪天气对于黄淮、江淮等地的空气净化效果非常明显,在干燥的冬季,雨雪也对降低森林火险也有积极影响。
看着中东部多地民众晒“雪景”,在同样经历“贫雪”的京津冀地区,不少民众也在困惑,此轮大范围降雪为何无缘京津冀?
张涛分析,此轮大范围雨雪天气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孟加拉湾地区的暖湿气流非常强盛。暖湿空气自西南方向进入中国,与北方南下的弱冷空气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交汇,持续湿冷的状态促使大范围的雨雪形成。
“由于冷暖空气交汇地点比较偏南,因此京津冀地区不会出现降雪。”张涛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