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社会  >> 正文

这五年,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实践取得四大成就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这五年,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实践取得四大成就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经典阐述中可以发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前所未有的重大使命。回顾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创新、顶层设计到落实实施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与辉煌成就。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启程

  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绝不是一个单纯环境保护战略,而是基于中国智慧,以系统思维探索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生态治理与新文明创新之路。按照“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经过五年的时间,一个基于新理念、新哲学、新思维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模式已经浮出水面,初步成型。

  为了完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件。从十七大提出的“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到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与飞跃。从“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使中国生态文明战略再度深化与创新。到目前为止,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已经成为一个集理念、使命、任务与制度为一体的顶天立地的伟大战略体系。

  十八大之后,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两份重要的“姊妹篇”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两个文件将“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大战略,给予从理念到思路,从目标到制度创新的系统规划与落地。在此之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系统纳入到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战略之中。这标志着决定中国未来发展命运,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已经开启。

  十八大提出的基于东方智慧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得到了国际社会与联合国的高度认可与赞同。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署第二十七次理事会就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甚至被国际社会认为是能够从根本上化解环境危机、给世界未来带来和谐共赢的“中国方案”。

  污染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重拳出击遏制不断蔓延的污染势头,是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要处理的问题。五年来,为了遏制污染蔓延的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污染的制度法规。从2015年元旦开始实施的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到2016年12月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以及2017年开始启动的最严格中央环保督察行动,都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表明了中央对遏制污染、治理环境的决心。尽管中国治理环境还面临着重大挑战,但五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使污染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城市空气质量问题,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下降了33%、长三角区域下降31.3%、珠三角区域下降31.9%。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成效显著,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I-III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8%,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6%。在减排方面,201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用水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17.9%和25.4%,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最近五年来,我国年均新增造林超过90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此外,我国还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退耕还湿20万亩。耕地保有量2015年达到18.6亿亩,高于2010年的18.18亿亩,确保了18亿亩耕地红线。在综合碳排放上,《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增长0.1%,而中国碳排放同比下降了0.7%。

  绿色发展将成增长新动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破解发展与保护对立难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五年来,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国的生态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对未来生态经济最具有全局性的革命是新能源革命。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在新能源技术创新方面以后来居上的优势居于世界前列。“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增投资将达到2.5万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近39%。

  在中国工业企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互联网+”等新因素成为工业经济升级的主要内容。工业生态化成为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方向、新内容。伴随着工业化、低碳化、生态化发展的兴起,我国环保行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环保产业从2012年的3万亿增长到2016年的5.26万亿,年增长率为15.2%。

  伴随着绿色消费升级,最近几年生态旅游、康体保健、绿色消费等新兴产业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特别是在“互联网+”作用下,中国乡村绿色发展兴起,成为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乡村绿色旅游、有机农业、乡村手工业、休闲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全国有200万家从事绿色旅游的农家乐,10万个以上特色村镇,并由此带动了3300万农民致富,游客数量达12亿人次,占到全部游客数量的30%。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对世界经济复苏尤为重要。中国以绿色发展推动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

  生态治理常态化制度化正在形成

  如何将生态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实现生态治理的常态化、制度化,是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生态治理主要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进展:

  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先行,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效果显著。十八大以来国家围绕生态治理出台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与政策,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与此相配套的还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六个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配套文件。这些保证生态治理制度化、常态化的方案,被认为是史上最严厉的治理之法。

  经济管理方式从GDP主义向绿色理念指导生态化管理方式转变。“要看GDP,但不能唯GDP”、“不简单以GDP论英雄”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中央下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为了系统落实考核办法,环保部启动了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工作。首批入选的25省46县市将为系统推进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目前全国已经有70多个县市明确取消了GDP考核,中国正在告别“唯GDP时代”。

  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倡导节俭、低碳健康新生活,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从我做起、全民参与的文明行动。201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这是自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首个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作出专门规定的部门规章。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文化教育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的活动正在全国各地有序推广开来。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携手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作者张孝德是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作者丁立江是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原标题:这五年,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实践取得四大成就)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10-14/8352490.shtml

相关新闻
中国铁路推出购买火车票微信支付功能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周音)中国铁路总公司22日披露,2017年11月23日起,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微信支付功能上线试运行。这是在引入互联网订餐、取消异地售票手续费、推出高铁“接续换乘”“自主选座”功能后,铁路部门实施的又一便民服务新举措。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持有微信支付账户的旅客,在12306网站及手机客户端购买火车票时,...

学者:习近平对台工作思想指导下两岸关系新实践成就斐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对台工作思想的指导下,大陆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独促统”、两岸交流交往与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   一、两岸政治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2013年10月6日,习近平在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

学者:解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台工作的新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既是对以往大陆对台大政方针和成果的继承,更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台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路径,并指导、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从指导思想看,大陆对台工作具有一以贯之的延续性,如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等。在此基础上,习近...

钟厚涛:“两岸一家亲”理念的情、理、法

“两岸一家亲”理念是习近平对台工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陆几代领导集体长期对台政策思想的承继和发展,是一个同时融合了“情、理、法”三位一体的重要理论创新,对于推动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亲情、同胞情、民族情,情情感动人心   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历次重要涉台讲话,可以发现贯穿其讲话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