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1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效伟)昨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预计本次峰会,中国最关心的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欧债危机、二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三是增加新兴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的话语权。”
解决欧债危机 中国愿做贡献
郭宪纲表示,本次峰会将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加强国际金融体系、发展问题、贸易问题、就业问题等。虽然欧债危机没有明确被列为主要议题,但欧债危机绝对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议题。实际上,国际货币基金进行注资、增加新兴国家话语权等问题,都是在欧债危机这个大背景下进行讨论的。
“中国也很关心欧债危机,因为欧盟是中国主要贸易经济伙伴。中国已多次表态,愿意为解决欧债危机做出贡献。不过,指望解决欧债危机这么复杂而又庞大的问题在一两天的首脑讨论中就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不现实的。”郭宪纲说。
中国要求欧美 消除贸易壁垒
“中国将会在本次峰会上再次提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要求消除贸易壁垒。”郭宪纲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近年来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环保技术、绿色标准等方面出台的一些措施存在明显或隐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嫌疑。中国成为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解决国内问题、转移国内压力的对象,这些国家对中国不断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屡屡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发难。
治理全球经济 中国要求扩权
“在此次峰会上,中国将会向发达国家要求获得更多的权利和发言权。”郭宪纲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中国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国所承担的责任跟中方在全球经济治理和决策过程中的发言权并不相称。
郭宪纲指出,中国等新兴经济国家对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选举改革步伐缓慢不满,认为IMF份额改革还应加大步伐。
“权利和义务是要平等的,中国做出了这么多的贡献,但我们在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国际金融机构的份额并没有完全反映我们现在的经济实力和所做的贡献。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国家有权要求IMF给予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郭宪纲说,G20峰会将讨论IMF新注入资金的使用步骤,不过要想落实到每一处细节很难。
探讨叙危机?中俄兴趣不大 除了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叙利亚局势也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西方首脑会不会在G20峰会上与中俄元首展开一场“唇枪舌剑”?对此,郭宪纲表示,叙利亚问题不会成为峰会的热点话题。
郭宪纲表示,G20峰会上,各国就叙利亚问题的立场协调很难有成效,一方面各方分歧依旧,另一方面,俄罗斯和中国对此兴趣不大。中方日前表示,G20峰会是专注讨论全球经济问题的平台,理应把更多精力放在欧债危机上。这也意味着G20峰会正式议程中将较少涉及叙利亚问题,但叙利亚危机很可能在各国领导人非正式磋商中被频繁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