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亲属含泪送别张玉梅 本报记者 李晖 摄 |
| |
张玉梅的英姿(资料照片) |
“没有先例,我愿第一个吃螃蟹。”27年前,中国第一位女试飞员张玉梅发出了壮言,因为这句话,此后的人生中,她在天空中飞了3124个小时;27年后,今年1月18日,66岁的她因病离开人世。
昨日(1月20日)上午9时,张玉梅的追悼会在阎良区630医院举行,上百人送了她最后一程。追悼会上,张玉梅获得了组织、同事和亲朋好友高度的评价。根据阎良区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昨日提供的存档资料,记者对她的一生进行了回顾。
“为找弹坑,低空地毯式飞行”
1965年,空军某部在河北招收女飞行员的消息传到定兴县定兴中学时,正准备考大学的张玉梅毅然报了名。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张玉梅成了中国空军第三批55名女飞行员中的一名。
1971年,张玉梅在飞“里-2”飞机时,接受了一项重要的科研飞行任务:要在新疆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中,及时寻找一个约一平方米的弹坑。配合执行这次任务的还有一架运-5飞机和一架直升机。
作为机长,张玉梅深知如果找不到这个弹坑,科研人员花费了几年的心血和国家上千万元的投资将付诸东流。当飞机进入预定区域后,她便迅速下降到极限高度,进行地毯式的低空搜索飞行。就在这样充满风险的多次搜索中,张玉梅终于在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发现了“目标”。看到连直升机都找不到的东西,张玉梅驾驶的大型运输机竟然找到了,在场的人都对这位“半边天”的飞行技术伸出了大拇指。
在随后的岁月里,张玉梅多次执行急、难、险、重的任务,并迅速成为一名优秀的女飞行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