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小小的甜品店,究竟是如何通过连锁经营的模式,华丽变身财富复制机的?
从1到127,“鲜芋仙”的成功之路
用“鲜芋仙”创始人、休闲国联集团董事长傅信钦的话来说,一个好的品牌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故事,“鲜芋仙”便是如此。
以前,每到农忙时节,傅信钦在台中乡下务农的姐姐傅阿幸、哥哥傅信隆总会帮来往的邻居煮手工芋圆点心,邻居都很喜欢,傅大哥和傅大姐慢慢有了一个“60岁之后能摆个摊子,做甜品”的心愿。
替哥哥姐姐实现心愿,便是“鲜芋仙”的由来。2007年1月,台湾第一家 “鲜芋仙”在板桥裕民街出现,以“小时候的甜点回忆”和明亮的装潢为卖点大获成功。
傅信钦不仅在包装策略上下工夫,更在产品品质上不断提高自己的门槛。在台北,他花了4.2亿元(新台币,下同)买地,2亿打造中央工厂,建立ISO20002国际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系统、ISO9001品管系统、HACCP危害分析重要管制系统,以不加任何人工添加剂为诉求。
第一家“鲜芋仙”成功后,他开始不断克隆这样的成功模式,浓浓的人情味、严格把关的品质加上不断创新的产品,“鲜芋仙”仅仅花了两年的时间,便开设了127家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