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民进党中执会正式提名初选民调中获胜的蔡英文参加2020“大选”。一直不愿表态是否参选2020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听闻民进党初选结果时,给了一个很精辟的回应:对蔡英文是“恭喜皇上”,对赖清德是“好可怜、被做掉”。如今蔡英文正式获得民进党提名,绿营接下来将走向何方?
民进党初选:赖清德一人对抗全党
回顾八十多天的民进党初选“内战”,落败的赖清德从一开始就不像打初选,而蔡英文却是以“大选”的规格打初选。赖清德参选伊始,左一句“典范初选”右一手“签字售书”,以最不像初选的方式来打初选,意图来一场“君子之争”。
怎奈对手蔡英文掌握全台行政资源,本派系大佬如“总统府秘书长”陈菊、桃园市长郑文灿、“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都站在她周围,初选规则更是在英系的施压下中执会两度延后。站在赖清德身边的,至多有3个区域党部主委、“新潮流”南流尤其是台南的地头蛇,说他一人对抗全党,毫不为过。
针对民进党中执会数度修改初选规则,赖清德子弟兵林俊宪给出了三个考量,分别是中执委与参选人之间关系程度差异、党内派系问题、蔡英文有行政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赖清德基本是与民进党全党对抗,党公职的中立性也值得怀疑;党内派系无一例外挺蔡英文,仅有“正国会”早期暗助和部分“新潮流”南流人马公开力挺(“独派”应不能算作单独派系)。蔡英文利用行政资源打选举,就连美方也来相助,赖清德可谓是孤家寡人、独木难支。
6月3日,“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处长郦英杰等人陪同蔡英文在大稻埕参访,美方在民进党初选中选边站的意味明显。缺乏美方的外部加持,日方也不公开挺赖,赖清德在外部力量支持方面已经先失一城。
在民进党方面,党职和公职系统可谓是两大支持群体,后来也基本倒向蔡英文方面。以“立委”选举为例,原本不在初选中选边站、后来力挺赖清德的叶宜津寻求连任落败后,即使是南部,要公开力挺赖清德也得掂量掂量。另一方面,公开支持蔡英文的“立委”和县市党部主委却越来越多。
如果说党公职人员代表民意在初选中选边站尚有合法性,那么党职人员在初选中选边站实在是不好的先例。首先是党职人员或多或少的会与初选事务相关联,选边站一方必然被另一方质疑为“选务不中立”,这对各级党部的公正性是很大的伤害。第二,党主席卓荣泰已经下令党部公职不应当过度表态,全台县市党部主委还是串连挺英了,中央党部与地方党部的矛盾日益凸显。第三,假如没被各县市党部主委看好的赖清德出线了,这些党部主委如何自处?从这个角度看,或许是大部分的党职人员已经知道蔡英文将会获胜,才不顾一切地支持蔡英文吧。
当然,赖清德也有自己的忠实支持者。19个党部主委站在赖清德的对立面之时,力挺赖清德的台南党部主委黄先柱不甘示弱。黄先柱的不满还在于,几个民进党议员跑票支持退党的郭信良当选议长,结果中央党部未加严惩。蔡英文前往台南拜票没有找党部主委陪同,反而找上了已不是民进党籍的市议长。黄先柱与一帮“新潮流”市议员批判蔡英文“就连当一个党员的资格都没有,为了拼选举毫无下限”,甚至暗示要蔡英文退出民进党。
反对蔡英文的声音始终是少数,或者说局限在赖清德的大本营——台南。蔡英文到桃园、台中,均由当地的“新潮流”领头羊(市长郑文灿和“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陪同参访,反倒是同属“新潮流”的赖清德到来,两人旋即神隐,陪同赖清德的大多是卸任民代。大抵是卸任民代不惧当权者,愿意同偏理念但没有行政资源的赖清德站在一起,现任公职囿于各种原因不便站出来(至少是不能公开支持赖清德)。
5月29日,《苹果日报》民调显示,蔡英文和赖清德都输给韩国瑜。30日,美丽岛电子报发布的调查显示,民进党派出赖清德参选,输给柯文哲、韩国瑜,民进党派出蔡英文参选,结果也是一样,始终呈现柯文哲>韩国瑜>民进党,只是由赖清德出马时差距更大,蔡英文的声势明显抬升。
民调专家戴立安认为,赖清德与柯文哲的支持者比较重叠,蔡英文则与柯文哲支持者明显区隔,因而柯文哲不选时赖清德民调会升高。意图借纳入柯文哲压低赖清德民调,这就是蔡英文阵营要求民调纳入柯文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