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血脉是两岸重要精神源泉
以两岸亲情感召台湾人民,争取台湾民心,是1949年大陆对台政策中不变的重要方针。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有最感动人的亲情喊话与呼吁,“昔人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欢度新年的时刻,我们更加想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我们知道,你们也无限怀念祖国和大陆上的亲人。这种绵延了多少岁月的相互思念之情与日俱增。自从一九四九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亲人无从团聚,民族、国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所有中国同胞以及全球华裔,无不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这样动人的诉求、呼吁,切中了数百万子离妻散的赴台大陆老兵、家属的心声,也打动了在大陆台籍老兵归乡之心。这一股亲情的洪流在之后的10年中迸发,最终迫使蒋经国当局于1987年做出开放大陆探亲、探乡的决定。
《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享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对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的卓越贡献,举世共认。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尽管历史上有过多少次外族入侵和内部纷争,都不曾使我们的民族陷于长久分裂。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每一个中国人,不论是生活在台湾的还是生活在大陆上的,都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负有不容推诿的责任。统一祖国这样一个关系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务,现在摆在我们大家的面前,谁也不能回避,谁也不应回避。” 这样的表述,到今天仍掷地有声。
过去四十年两岸关系曲折前进
1979年以来的四十年间,两岸交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溪流汇集成大江大河。过去四十年,在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做对台湾人民工作、主动在我的精神与思想指引下,两岸关系在探索中螺旋式前进。过去四十年,是国家统一前重要的先行先试实验,为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国家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下,我们要认真领会《告台湾同胞书》的精神内涵,及时总结过去四十年两岸关系的特点与经验,继续扩大岛内支持国家统一的民意基础,持续深化两岸一家亲,为未来的两岸关系提供理论与实践启示。(本文作者为厦门市台湾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华广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