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去年“九合一”选举大败之后,蔡英文随即辞去党主席一职,赖清德接任。时任台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挣扎许久后也终于下台,由台湾地区前副职领导人陈建仁组建新的行政团队。陈建仁上任后,积极塑造“温暖和谐、消融朝野敌对”的形象,看似民进党在春节后已经“一团和气”,“2024”人选也定于一尊。台湾《中国时报》近日刊文,从台新行政团队的改组和铺陈方面分析,认为这是蔡赖之争的延续,蔡英文显然在尝试通过“创造性的模糊”,为“英派”血脉建构最大的利益。
文章分析指出,去年“九合一”选后政治局势骤变,民进党主席“蔡下赖上”的格局,一度被解读为蔡英文跛脚的开始。只是,对志在“2024”的赖清德而言,若因“府院党”相互掣肘,导致政令难以下达,进而令民进党当局颓败,这种局面对“2024”选情自是有弊无利。因此,从权谋角度而论,就算百般不愿,赖清德终究得奋力做到“尊蔡共好”;然而,若从蔡英文角度来看,恐怕她又不应也不能毫无心防地接受赖清德的“好意”。
蔡赖之争,众所皆知。2019年初,蔡英文因“九合一”败选导致声势坠落谷底,赖清德在民进党2020党内初选欲取而代之,之后蔡英文下死手“卡赖”, 给他们彼此都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文章指出,赖清德当上副职领导人后,直到去年“九合一”民进党惨败后,才获得蔡英文邀请参加蔡办每周三的“安全早餐会”,而反观前副手陈建仁,4年任期是经常性获邀坐在蔡英文身边。两相对比,要说蔡英文对赖清德没戒心,是骗人的。
在心结难解的基础上,蔡英文属意的接班人从来就不是赖清德,即便到今天也依旧如此。说句玩笑话,若要蔡英文在赖清德和国民党之间选出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她可能都还会迟疑一下。
因此,即便赖清德在各方民调均已遥遥领先党内潜在竞争者,但从台新行政团队改组幅度及陈建仁的起手式来看,足以再次证明蔡英文尚未放弃“2024”不用赖清德的“努力”。
首先,民进党去年败选的关键之一,就是台行政机构掀起的仇恨值。但此次台行政机构改组真正的新人只有5位,超过七成“旧人”留任,改组幅度仅约四分之一,无论是力挺“高端”的台卫福部门主管薛瑞元、只解决蛋荒没解决蛋价的台农业部门主管陈吉仲、催眠台湾不缺电的台经济部门主管王美花、“断交”主管吴钊燮,举凡台湾人民讨厌的通通都被留任,摆明要弱化赖清德尝试揭橥的“改革”形象。
文章还指出,从陈建仁召开首次台行政机构会议,就懂得指派副手郑文灿于会前致电邀请“六都”市长列席,会后还举行茶叙倾听心声,甚至连拜会仅有5席民代的台湾民众党团,也毫不避讳地拿起“小抄”才发言来看,其塑造“尊重在野”的谨慎形象,不言可喻。学者出身的陈建仁能以如此圆融姿态登场,显有“高人”操盘,预料将有助其提前消弭“在野”炮火,争取垫高声势的契机。
只是,陈建仁真能在短期内蜕变到足以抗衡赖清德吗?或许蔡英文最终无法力挽狂澜,但至少能借此牵制赖清德,创造恐怖平衡,一则预防“跛脚”,二则在冲突中换取双方互不掀底的默契,降低“英派”遭清算的可能。
换言之,已经烧了4年的蔡赖之争,仍是未完待续。
本文摘编自台湾《中国时报》(作者王柏文为台湾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