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尘埃落定,民进党只拿下了5个县市,几乎获得了创党最惨的选举结果,尽管蔡英文第一时间辞去民进党主席,但党内反对蔡英文的声音仍然一浪高过一浪,形成内讧之势。
那么,民进党内对于蔡英文反对的焦点究竟在哪些方面?我们对于这次选举的结果又该如何看待呢?
著名时事评论员张彬认为,民进党内对于蔡英文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几个层面。
一方面是对于特定人士的支持。比如林智坚论文造假事件,明明学术人品不端,却获得了蔡英文和“英系”人马力挺,甚至不惜跟台湾学界、社会对立,遭到民众的强势反弹;又如台湾原卫福部门的负责人、防疫最高指挥官陈时中,在防疫过程中漏洞百出,让岛内民众的防疫苦不堪言,口罩、疫苗以及快筛试剂短缺的闹剧,让大众颇为失望。
一个充满了政治操弄,且在防疫中有重大瑕疵的人物,在疫情尚未结束之时,却华丽转身谋求台北市长的位置,势必会引起台湾民众的极度不满;而一个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却获得了蔡英文强力力挺,民众的不满也连带转移到了蔡英文的身上。
另一方面,民进党这次选举依然采用旧招数,利用侧翼和网络水军妄图形成相应声势。事与愿违,由于他们不断地抹黑、抹红、制造话题遭到台湾民众的厌恶。这种旧招数,不仅没有对选举形成有力拉抬,反而拉低了选情。
综合以上因素不难看出,民进党这次败选内部的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
从全岛情况来看,这次败选并不是某个派系或者某个人的问题,而是民进党执政以来长久存在的问题。
民进党执政以来,台湾的经济和民生福祉,并无多大改善,甚至有大幅倒退。缺水、缺电、缺地、缺工等等一系列现象一直持续,对于台湾青年来说,找不到工作,薪资较低,也看不到前景,让这些过去可能认同民进党的台湾青年,现在也变成了民进党的反对者。
除此之外,民进党当局不断挑弄两岸关系,制造台海地区局势的紧张,增加对抗声势,妖魔化、污名化大陆,甚至不惜借助外部势力妄图“以武拒统”,让岛内形成一种不安全感,也让很多台湾民众对未来产生恐慌。
所以,民进党内部的内因和台湾社会的外因相互起作用,造成了民进党的败选。台湾民众在用选票教训民进党、清除党内种种倒行逆施的政策。
显然,希望未来能够寻求和平、寻求发展、寻求更好的生活,已经成为台湾社会的普遍共识。(来源:北京市台办京彩台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