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民代刘世芳质疑韩国瑜市政成绩,被呛“黑韩拿出数据”!
“高雄发大财”口号一语道出高雄人想要拥有的愿景,经济苦了太久期盼改变,无奈却成了政治提款机,处处被放大检视。
在台湾整体景气不佳的情况下,高雄投资热度不减,但绿营却恶意黑韩,不提“光明面”,“鬼门”关了还继续鬼话连篇,只爱拿高雄开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受到消费型态转变及商圈转移,高雄市区店面的租、售情形普遍不好。“花妈”执政12年来,倒的倒、关的关,绿营彷佛哑了绝口不提,韩国瑜执政8个月,这家店倒了或那家经营转移,都可以黑韩“执政不力”,把烂账算到韩市府头上,指责“说好的发大财呢?”
据台经济主管部门显示,经济不景气是全台普遍的事实,高雄也难以幸免。不过从营利事业销售额数字来看,高雄上半年微幅成长0.29%,在整体大环境不利下,不讳言受到“韩流”崛起,海霸王集团、汉神百货等业者加码投资,累积1840亿新台币热钱,搅动高雄港都经济的一池春水。
在庶民经济方面更不容置疑。高雄话题居高不下,在“点子王”潘恒旭助攻下,高雄观光产业景气上半年持续升温,住宿旅客飙破45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1%,而惨淡多年的六合夜市,在韩上任后,游客回流业绩激增,摊商也展露笑靥。
数字终究是冷冰冰的,最真实、有温度的莫非是高雄市民的感受。高雄这座城市究竟有无改变,经济是否活络翻转,并非三言两语可应证,最底层的庶民朋友,或许更懂个中滋味。
说穿了,绿营对高雄一向“报忧不报喜”,如同面对极端气候。
前些日子全台各地动辄发生淹水,虽然高雄水退得快,但台当局、苏贞昌只会酸高雄淹水,也不会特别去“关注”台北、桃园淹大水的事情,掩耳盗铃。
谁才是见不得高雄好,相信老百姓心中自有答案。
(本文原载于台湾《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