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澳报刊文说,民进党中执会本周三将继续讨论初选议题,民进党中央已经发文,邀请两位初选候选人蔡英文、赖清德出席下周中执会。赖清德表示,如果党中央有要求,他一定全力配合,希望能妥善解决目前问题,避免民主制度在初选过程中被修改,这对民进党的伤害很大。但蔡英文却以政务繁忙拒绝,只是指派代表与会。而赖清德则改口说,如果蔡英文因为工作繁忙不会出席,那他也不会出席中执会,请中执会考虑民主的精神及进步价值做出最好的决定,让民进党既和谐又团结,打赢明年的选战。
而从种种迹象看,后天举行的民进党中执会,可能会是“英派”中执委完全拒绝赖清德 “赢的策略”,挟着多数优势强行通过有利于蔡英文的初选提案,即初选民调纳入柯文哲,民调方式纳入手机并占比百分之五十。但还有更绝的一招,就是“英派”透过特定媒体吹风,就是倘仍然遇到“德派”的顽强抵抗,并以民进党奉行“共识决”而不是“多数决”的传统为由,反对以表决方式决定初选办法,“英派”就将祭出“霸王条款”,发动县市党部主委联名要求召开“全代会”,“征召”蔡英文代表民进党出战“2020”,等于是“没收”党内初选。
虽然蔡英文初选发言人强调蔡英文一向强调尊重党内机制,非常期待周三中执会可以顺利完成各事项决议,但却又表示,“全代会”也是“党内民主机制一环”,党内最高权力机关当然是“全代会”,但日常都是每周授权中常会运作,至于中执会是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这就显示,“全代会征召”并非是空穴来风,蔡英文要实行不叫“现任者优先”的“现任者优先”,已是昭然若揭。
民进党《公职候选人提名条例》,并无“现任优先”的明文规定;但民进党以往的初选实践,却有此传统习惯。陈水扁无论是争取连任台北市长,还是争取连任,在党内初选中都没有人与他相争,都是他一人唱“独角戏”,就是如此。就连国民党的马英九先后要争取连任台北市长和台湾地区领导人,也是一样。因此,在客观上确实是形成“现任者优先”的不成文规矩。当然,当时的情况是陈水扁、马英九的声望较高,不像现在的蔡英文民调低落落,让赖清德有机会挑战现任者。
正因为民进党《公职候选人提名条例》没有明文规定“现任者优先”,因而有时在党内初选时,当遇到新人挑战现任者时,就以能够胜选为第一考虑,并以民调为依据,而并不强调 “现任者优先”,这是党内民主作风的表现,也是实事求是精神的所为。实际上,在 “九合一”选举的党内初选时,对几位县市长参选人大提名,是实施“现任者优先”的,但大多都踢到了大铁板,包括台中市长林佳龙、彰化县长魏明谷、云林县长李进勇、嘉义市长涂醒哲都争取连任失利。因此,讲求民主机制的卓荣泰主席,在运作“立委”初选时,都是根据民调结果作出提名决定,有三个选区的现任“立委”包括台南市第一选区的叶宜津、嘉义市立委李俊俋,桃园市第二选区陈赖素美的民调,都低于党内挑战者新人,而被挑战者取而代之,在该批次中现任“立委”落败比例超过四分之一,使得“现任者优先论”失去实践理论支持。就连曾经作为陈水扁“国师”的“宪法”专家、“独派”元老之一的李鸿禧教授之子的李俊俋,也承认其实民进党的《公职候选人提名条例》并无实质白纸黑字提及“现任者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