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梨、香蕉、荔枝……这些热带水果香甜可口,长势喜人。可是,面对大丰收的台湾农民,嘴里却感受不到甜味,只泛出苦涩的味道。高雄市大树区更有农民挂出“民进党不倒,农民不会好”的横幅。这是为何?
原来,由于民进党当局政治挂帅,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前不久台“行政院长”赖清德又自称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造成两岸关系大倒退,严重影响了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过去,台湾农民种植的水果不愁拿到大陆卖,现在却愁起了销路。当生计问题受到了“独”害,就算是绿营大票仓(台湾中南部)的农民,他们一样也会炸锅、反弹。
今年的水果价格到底跌得有多惨?据台湾南部的农民表示,高雄大树的玉荷包荔枝,过去价格最好时可以卖到1公斤120元(新台币,下同),前几年也有七八十元,但今年只剩30元左右,几乎与成本打平;台南的凤梨从过去的每公斤40多元下跌至现在的12元,台南市有果农载着1整车约1200公斤凤梨到台南议会民进党团陈情;高雄旗山的香蕉过去每一株可以获益1000多元,现在只剩不到100元,最低时果农被杀价到1公斤卖1元,拿布袋装满80公斤香蕉才够换一个鸡腿便当……
可是在2016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前的一段时间里,台湾的水果销路比当下畅通很多,主要在于有大陆这个庞大市场。当时,两岸农业合作非常紧密,大陆为协助台湾农产品进口,陆续建立了“绿色通道”,给予部分台湾水果、蔬菜准入及零关税,也提供检验检疫的便利。2010年,两岸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ECFA),大陆不仅给予台湾农产品优惠,并加大收购力度,保证了台湾农渔产品价格与出口数量的稳定,两岸农产品贸易逐渐增加。
据统计,2006年两岸农业贸易额为9.9亿美元,而ECFA签署后,2013年两岸农产品贸易增加至18.16亿美元,增加近一倍。仅以大陆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为例,前些年来每年都向台湾果农采购3000吨水果,迄今为止已采购数万吨水果。
岛内的果农认为,“小三通”“大三通”多年运作成熟,通关迅速,部分水果甚至免税,所以台湾水果能出口到大陆去的,市场都不错,消费者的分布也从过去的一线城市拓展到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此外,每年数百万的陆客,同样偏爱台湾的热带水果,岛内农民不愁销路,因为就算新鲜水果来不及卖,还可以加工成凤梨酥、芒果干卖给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