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12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12月25日,圣诞节。对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来说,这一天,她算是体验了什么叫做“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先是新一届县市长就职的宏大场面,总共22位县市长中,包括“礼让”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在内,绿营占了13位,个个意气风发,蔡英文看得眉开眼笑,热血沸腾。然而,而后的议长选举,给梦想着乘胜追击的蔡英文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在总共22席县市议长中,民进党只得到3席。
虽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可蔡英文怎么也没想到,“后一小时之我已非前一小时之我”。政治形势变化如此之快,个中原因值得蔡英文深思。
“太嚣张,太轻忽”
“民进党态度太嚣张,太轻忽国民党,才导致县市议长选举的失败。”“蓝委”吴育升认为,民进党已被“九合一”胜选冲昏了头脑,蔡本想乘胜追击,但“欲速则不达”。“这次议长选举是各县市议会主导权的争夺,国民党在‘九合一’新败之后稳住阵脚,对士气的提振有一定的作用,但对民进党和蔡英文的打击更大,无异在对方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吴育升分析,民进党在“九合一”选后,就迫不及待借着胜利的气势向马当局施压,要求释放陈水扁,这对很多选民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再加上蔡为实现对议会的完全掌控,竟然在议长选举中祭出党纪要求议员“亮票”,“这根本是违法的行为,外界观感非常不好。”选民的不爽,自然会给议员形成压力,进而让民进党在议长选举中失利。
吴育升认为,选民已有一种“制衡”的心理,既然“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胜,那就会想着要一股力量制衡民进党。此外,地方议员内部的矛盾与冲突,也是民进党在议长选举中失利的原因之一。可是,这些蔡英文都太轻忽。
“错估派系,西瓜没偎大边”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暨政经所教授周志杰认为,马英九为“九合一”败选而辞去党主席后,国民党中央已无力组织操盘县市议长选举。因此,这次议长选举的胜利,并不能看作是国民党中央当权派的胜利,也不是泛蓝地方势力向“准党魁”朱立伦归队的胜利,而是地方派系自发性结合。“实质上,‘九合一’选举并没有让国民党地方派系崩盘,他们在议员选举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国民党在多数县市议长选举中还是以逸待劳。”
但民进党最终只拿到3席,尤其是丢掉新北、台南议长席次出乎很多人意料。“是民进党太轻敌,误判国民党地方派系实力的结果。”周志杰表示,在“九合一”选举中,民进党在新北拿到32席议员(总66席,国民党26席)、在台南拿到28席议员(总57席,国民党16席),自认为已经“实质过半”,因为他们预判这些县市无党籍议员会“西瓜偎大边”,倒向与民进党合作。只要祭出严格党纪不让党籍议员跑票,民进党就唾手可得这些县市的议长席次。所以,民进党中央采取“用党纪强制议员亮票”的策略,哪怕这项策略引发了“是否适法”的争议也不顾。
可在新北、台南等议会选举中,“西瓜没有偎大边”。周志杰说:“大多数的无党籍议员,其实都是考虑国民党大环境不佳而选择脱党参选的,但他们的政治倾向还是偏蓝。”以台南市为例,共11位无党籍议员中,有9位是从国民党分裂出来的。“像李全教这样的国民党重量级议员,因为长期在地方上的组织经营,拥有很多地方资源,与其他议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不仅把无党籍议员吸收了,还裂解了部分民进党议员,最终成功当选了台南议长,掌握了议会主导权,民进党在县市中的‘完全执政’梦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