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原因使美国看重南海
南海是美军重要的两洋战略通道。美军在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的兵力调动,包括从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及中东基地到东亚日本、韩国基地和太平洋关岛、夏威夷基地之间海空兵力调动,南海几乎是必经之路,如果走南海以外的海区,其航程至少增加30%以上。美国航母和水面舰艇主要走马六甲海峡,但因为马六甲海峡有的地方水深只有20多米,所以核潜艇如果从水下走,需要走水深有二三百米的龙目海峡和望加锡海峡。如果南海被其他国家控制,美国的两洋兵力调动,将严重受制于他国。
南海是美国印太战略重要发力点。印太战略的核心是遏制包围中国,在这一战略设计中有诸多围绕中国的热点和敏感点,除了南海问题还有台湾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中印边境问题,等等。而南海既处于美日澳印力量联合的交汇点,又处于中国与东盟的利益分歧点,利用南海问题既可以形成印太战略的合力,又可以分化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因此,南海是美国印太战略不可多得的着力点。
美国在南海周边国家有重要的投资、贸易等经济利益。东南亚是美国重要的原料进口基地。在美国各种原料进口中,东南亚地区提供的天然橡胶占88%、棕油占99%、钛占97%、锡占82%。显然,美国担心重要战略原料来源受制于人。
南海是中国对美国可打的绝佳安全牌。中国掌握南海地区的制海制空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美国重要的战略通道,不论是对捍卫国家主权还是对维护国家统一都有重要意义。由于航经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大部分要经过南海,中国在南沙建设岛礁掌握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拥有对马六甲海峡通道的控制权。南海还是中国对美国实施海上二次核反击的重要阵地。东海海域由于水深比较浅,并不十分有利于核潜艇活动,而南海大部分水深在2000米以上,且周边没有美国大型军事基地,有利于核潜艇隐蔽行动。在陆上核力量生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国战略核潜艇在南海的安全行动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美国南海政策正出现危险转型
蓬佩奥的新南海政策声明只是这种非理性、完全基于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右翼势力霸权心态打压、报复中国举措中的一环,背后的政策与战略含义值得我们高度警觉。
首先,这份声明将美国在南海争议中的角色定位,从以往的“和平保障者”变成了以美国选择的方式进行操作的“争议仲裁者”。这种角色转换不是单纯地否定中国南海权益,更是借着南海权力博弈分化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拉拢和培植更多美国盟友和伙伴,试图让南海地缘战略态势完全朝着美国利益的方向发展。
其次,这份声明也投射出美国将在南海增强和扩大军事存在、试图提升美国在南海的威慑力和战斗力建设、今后甚至将寻求重新在南海开辟常规化军事基地的战略含义。否定中国的南海权益主张,无非是为制造从军事上直接介入南海争议、加紧对华南海军事冲突规划和准备的内政和外交“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