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 见习记者 孙静)“由于美国强权主导与干预,再加上蔡英文当局奉行‘脱中迎美’的经济政策,台积电在全球布局特别是赴美发展过程中面临新的巨大的可能风险。”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王建民在接受海峡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台积电未来对大陆的投资仍会受到美国的阻挠,需要企业自身做出更加务实客观的判断与选择。
王建民表示,台积电是全球重要的半导体公司,现在国际市场上最先进的芯片约有92%是由该公司制造,芯片代工产值约占全球55%。台积电虽然是台湾地区知名半导体企业,但第一大股东却是美国花旗银行,持股比例达20.5%,外国机构与境外个人合计总持股比例达78%,台行政主管部门的持股仅为6.4%,可以说,台积电实质上是美国资本控制的台湾企业。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日前证实,台积电在美国不只是生产5纳米芯片,还将生产更为先进的3纳米芯片。
对此,王建民评论道,台积电赴美投资实际上是一种冒险行为。一方面,赴美投资的成本会比台湾高逾50%,比投资大陆的成本更高出60%,这自然会压缩其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对美持续的输出技术和人才,将会掏空台湾。再者,供应链涉及上下游产业,台积电赴美不仅冲击岛内相关企业竞争力,其下游企业是否跟着去美国也是个大问题。
“台积电是岛内少有的有竞争力的先进企业,如果台积电带动整个产业链外移美国,必将给台湾产业发展和民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让台湾产业更加空洞化。”
为何蔡英文当局要听命美国逼台积电赴美设厂?王建民认为,蔡英文想要得到美国的保护,妄图“倚美谋独”,因此选择主动或被动迎合美国的要求。“蔡英文政治上秉行‘抗中亲美’的态度,经济上采‘脱中迎美’政策,近年来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限制增多,相对而言,台湾对美国的贸易越发开放就是显例。”
另一方面,美国当然对台积电也采“利诱”的方式。美国通过投入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其中以520亿巨额政府补贴方式鼓励或引诱台积电、三星与英特尔等半导体大厂在美投资。“这一巨额补贴引诱,对台积电而言,看似甜蜜,但搞不好可能会变成难以咽下的毒药。”
事实上,台积电工程师对于赴美一事,似乎已打破行前的美好想像。有位自称是台积电赴美工程师的网友爆料,美国给这些赴美工程师的待遇可谓“口惠而实不至”,很多人气得不想干。至少在休假、轮班、工资收入等三个方面与美国本土工程师的待遇有很大差别,台籍工程师有沦为二等公民的羞辱感。
王建民表示,工程师赴美会不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对台积电而言将是另外一个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