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以及民进党当局的行动足以说明问题。
首先,可以看看新竹市。这是台湾地区目前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地方之一。此次“九合一”选举,民进党丢掉新竹市。
为什么?一个细节,可以看出端倪:台积电计划在新竹市建造生产2纳米制程的半导体工厂,这将带动当地就业。
但就在前不久,台积电宣布,要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追加投资,不仅要修建5纳米晶圆厂,还要将3纳米厂也落户该州。
正在建造的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
台湾人的工作岗位,被民进党当局,送到了美国人手中。
根据台媒披露,台积电到海外的投资一定要经过台湾地区经济事务主管部门批准,在经济部门不敢擅自下决定时,就需要蔡英文的批准。
蔡英文与民进党当局,已经到了连“护台神山”都可以出卖的地步。
台积电一家公司的营收,大约就占到中国台湾GDP的7%左右。要知道,台积电的成功,可从来不是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的成功。
蔡英文曾在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演讲中提到,要利用台湾地区在半导体行业的优势,全力抢占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地位。
并且,蔡英文针对台湾产业转型,提出不少发展计划,重点涉及半导体产业。然而,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向蔡英文喊话,台湾当局要先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张忠谋的举动,源于台湾地区的现实状况——蔡英文当局连最基础的稳定供电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产业创新?
2017年,台湾就发生“8·15全台大停电”事件,共17个县市600多万户受影响。
听其言,观其行,民进党当局不但无法解决台积电面临的实际问题,而且还在美国要求台积电在美国本土设厂、美国商务部索要台积电的机密商业信息时,顺水推舟,把台积电推向美国。
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理事长雷希颖带领团队刚就“世界芯片产业链的现状及中国台湾在其中所处地位”课题发布了研究成果,在雷希颖看来,台湾地区想要达成抢占半导体供应链核心地位的目标,实现台积电利益的最大化,最好路径一定是与大陆形成系统的产业融合。
雷希颖告诉谭主,如果两岸在半导体行业能够融合,在占有率上,两岸之和能达到18%,排名将升至世界第二,在生产环节,两岸之和能达到26%,同样将升至世界第二,这必然会对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的优势形成挑战,这也正是美国当前如此焦虑的原因。
不仅如此,在美国缺少制造业人才的情况下,台积电超过千名的工程师,也将被送到美国——要知道,人才资源是台积电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不少声音已经开始质疑,“台积电”是否会变成“美积电”。
台积电一度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讽刺的是,连美国亲近的盟友——欧洲、韩国,现在都已经在积极反抗美国的芯片政策。
而蔡英文,选择的却是引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