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整理出一份“民进党眼中的‘红媒’名单”,包括彭博社、路透社、CNN、BBC、《时代杂志》、《纽约时报》等曾针对民进党当局“政治防疫”发表过批评的外媒均被列入。有岛内网友据此总结出“规律”,原来对民进党而言,批评他们的就叫“红媒”,就叫“假新闻”。
时至今日,民进党当局在防疫问题上所展现出的反常识、反科学、反民意态度,已经成为国际媒体的典型反面教材。彭博社报道指出,台湾自诩全世界抗疫最成功,但自满心理却暴露了台湾除围堵外什么都没有的防线,不仅检测少,又没有筛检无症状感染机制,还有接近于零的疫苗施打率。
《时代杂志》的报道提到台湾疫情暴发的两方面原因,民众沉溺于“虚假的安全感”以及万华私密茶室导致疫情扩散。《纽约时报》则以“这一天迟早会来:台湾新冠疫情大暴发”为标题,指出民进党当局病毒检测数量太少、疫苗施打率太低等情况。
结合岛内舆论呼声与国际媒体报道,可以清楚地看到,此时此刻,除了民进党当局之外,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阻击疫情扩散的两个关键:其一,加大筛查力度,进行快筛和普筛;其二,赶快施打疫苗,建立有效的防疫屏障。
但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民进党当局正在进行着匪夷所思的操作。对于岛内舆论反复呼吁的普筛和快筛,台“疾管署”曾多次以“普筛可能出现伪阳性,浪费医疗资源”为借口予以搪塞。但这一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彭博社指出,这个立场和全球对检验的最佳做法相左。大部分执政者更担心的是,伪阴性会进入社区,引发疫情蔓延。
实际上,由于民进党当局未进行大规模普筛和快筛,已有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及轻症患者在社区流窜,不断拉长病毒的传播链,导致如今疫情在全台各地多点暴发。
在疫苗问题上,民进党当局的做法堪称“反智三连”。首先,对近在咫尺的大陆疫苗疯狂抹黑,将大陆方面多次表态愿意协助台湾抗疫的诚心和善意污蔑为“假好心”;其次,通过“驻美代表处”等单位向美国跪求疫苗,却被美官员“夸奖”台湾确诊人数不算多,等于明示民进党当局“想太多”。第三,对于岛内“八字还没一撇”的自研疫苗,民进党当局信心十足,蔡英文甚至直接公布了疫苗上市日期,导致相关股票大涨,引发舆论对蔡英文“操控股市”“发灾难财”的质疑。
针对民进党当局不断违背民意,拒绝大陆善意的做法,国民党人士表示,当前大陆在疫情防控和施打疫苗方面也有自己的需求,但仍愿意积极协助台湾抗疫,特别是像捐赠疫苗这样雪中送炭的作法,正是营造善意螺旋的体现。如果民进党当局能以善意回应,不但有助缓和疫情,也能够为两岸关系开展新局。连一些绿营人士也批评民进党当局相关言行,不够自信和正面。
朱凤莲强调,过去一年来,人们已经看够了岛内有些人各种诡辩欺瞒的政治话术。面对台湾同胞急切需要大陆疫苗的呼声,面对大陆方面愿意尽最大努力为广大台湾同胞抗疫提供帮助的真诚愿望,其实只需要清楚明了地回答:对世卫组织认可的大陆疫苗,要还是不要?
(海峡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