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李大维临危受命接任蔡英文办公室秘书长,接替苏嘉全因侄子苏震清涉弊而请辞的遗缺,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立刻成为媒体猜测的热门人选。有关宋楚瑜为台当局效命,担任海基会董事长的传言,已经不是头一回,但总是毁誉参半,这一次却显得水波无痕。
整体而言,绿营这次相当审慎,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说,相信蔡英文会有最好安排,蔡英文不回应媒体询问,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国民党似乎不在意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台面上的人表态。具体来说,宋楚瑜担任海基会董事长,政治分量与话语权兼具,有利于两岸重开机,然而就目前情势来看,两岸关系解铃仍需系铃人,破冰的关键不在海基会董事长。
两岸自2020“大选”后,并无太多波折,蔡、习都有意淡化争议,但树欲静而风不止,随着中美冲突加剧,从贸易战、科技战、外交战到军事动作频频。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驳斥中国大陆在南海的主权声索、发布“新冷战檄文”、美军航母舰队于7月在南海进行两次演习和各类军舰、飞机的频繁活动,解放军不甘示弱在7月底至8月初进行针对性军演,台湾频频被卷入中美对抗漩涡中,很多人担心,美国大选前的台海,将是1995年及1999年后最危险时刻,并非空穴来风。
特朗普政府展现鹰派作风,不断提高对大陆的反制措施,与美国年底大选有相当关联。特朗普民调落后,企图透过强硬的国际行为争取民心,以扭转不利的国内局面,总统选举前可能对大陆采取更多强硬策略,因而引发危机事件,轻如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重如冷战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无论何者,对台湾来说都将是重大的安全挑战。
在中美冲突的结构下,台湾如何应对避险、夹缝生存,台当局的危机处理能力和提前拆弹准备工夫非常重要。2016年曾发生雄三导弹误射事件,当时台海情势还算和缓,如今却已山雨欲来,若再次误射,大陆因误判而回击,后果将非常严重,台防务部门必须锁紧三军部队每一个螺丝,台“安全会”也要备妥所有可能危机事件的因应备案。
台当局最佳两岸应对策略,应在如何释出友善、避战讯号,设定亲美底线,避免大陆误判。就这个角度来说,单单任命宋楚瑜为海基会董事长,显然远远不够,但宋可以作为一位有分量的传话者。
以当前社会氛围,重启两岸协商谈判、深化交流,还言之过早,也不是燃眉之急,双方都不需要过于急切,而应冷静沉着处理好美国大选前的可能风暴。待美国新任政府上任后,无论特朗普连任与否,两岸才有机会迎接较为稳定的新局。届时才能开始实质处理如何累积互信、如何开始对话、如何改善关系、如何深化交流等系列问题。
希望两岸关系有所突破,蔡英文首先需认知,两岸关系不能继续恶化,不确定的美国因素干扰下,一次重大危机就可能将两岸打回冷战时期,不只不用谈两岸重开机,还得面对沉重的安全压力。
即使美国在台协会公开声称当前台美关系史上最好、美国国会推动“防止台湾遭侵略法案”,以取得军事介入台湾安全法律依据、智库与媒体纷纷建言与台湾建立所谓“官方关系”,但台湾应划出亲美底线,不能当任人摆布的马前卒。
美国大选前台海最危险的90天,蔡英文有责任带领台湾平安度过。蔡的每一项选择都至关重要。任命宋楚瑜为海基会董事长,确实有利两岸发展,但最关键还是在蔡本身,是否依照她去年所说,愿为两岸和平尝试任何可能。
来源:台湾《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