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辅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何思慎日前受邀出席“展望后疫情时代之中日关系——两岸三地之视野”论坛时指出,台日关系在日本的东亚外交格局中是一种非常下位的关系,它会受到两岸关系、中日关系、美日关系的牵动。在中日关系上,日本并没有过多地去打“台湾牌”,台湾对日本而言是一个很稳定的存在,故而日本不会过多在台湾身上加码。
何思慎表示,习近平访日推迟并不意味着中日关系自2017年以来的改善势头发生了方向上的改变。日本在设定中日关系之前,必须要把日本外交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日关系设定好。因此,在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很多状况并不明朗,在时机没有成熟之前,日本还是会等待。但是等待并不代表中日关系发生了转变,目前来看,中日关系基本上还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何思慎认为,中日之间一直存在着两个问题,分别是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但是随着世代交替,在未来的中日关系中,历史问题将可以被控制,可能不会像过去一样成为左右中日关系发展的决定性问题。而钓鱼岛问题则是一个地缘政治问题,牵涉到中日两国在海洋战略上的竞争关系。回顾上个世纪70年代的历史可以发现,当美国要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候,钓鱼岛问题被突出。因为中日关系会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而做出调整,但是美国又不愿意中日之间走得太近。钓鱼岛问题可谓是美国在中日之间埋下的一个争端,美国可以轻易借用这一问题将走得过近的中日关系拉开。因此,我们要把钓鱼岛问题放在中日关系的大局中来思考,不要让这个问题成为逆转三年来中日关系改善趋势的变数。我们要找到方法就钓鱼岛问题做出进一步地外交上的因应和处理,这样才是对中日关系而言比较健康、比较有利、比较理性的做法。
谈及台日关系,何思慎表示,日本的政治人物普遍对台湾绿营比较友好、对蓝营比较不友好,这种对蓝绿的认知是由情感所决定的。而事实是,蔡英文执政四年以来的台日关系并没有超越马英九执政时期的台日关系。民进党主政下的台日关系依旧停留在过去,日本驻台代表处的更慢本身也只是一个名称的转换,并没有实质性地影响到台湾和日本之间的法律关系。
何思慎认为,台日关系在日本的东亚外交格局中是一种非常下位的关系,它会受到两岸关系、中日关系、美日关系的牵动。在中日关系上,日本并没有过多地去打“台湾牌”,台湾对日本而言是一个很稳定的存在,故而日本不会过多在台湾身上加码。相反,中日关系的改善会给日本带来更多利益,日本因而会全力改善对中外交。
何思慎指出,安倍内阁促成了日本安保法制转轨,解禁“集体自卫权”行使、强化美日同盟、多边安全合作,为制衡中国作出了准备。的确面对中国的崛起,台、日有共通的安全顾虑。台湾扼住日本南疆,台海局势攸关日本的周边安全。然而,这不意味日本在对台政策上将改弦更张,扬弃“七二年体制”,超越美中关系框架,建构台、日间具主权意涵的关系。由于日、中、台三方的互动模式仍然被局限于“七二年体制”,因此日中关系及两岸关系仍然左右着台日关系的发展。由台日关系此例可看出仅论权力分布结构的盲点,因为国家间关系时常依循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的互动规则,未必会随着新现实主义所认知的国家政策偏好而行动。
何思慎说,确实以权力分布结构来看,台湾作为国力较弱的行为者,很难维持主动性去主导对外关系,常常被美、日、中之间权力角力而左右。也更因为如此,台湾在外交决策之际,更应该慎审观察各国权力分布、互动关系的细微变化,趋吉避凶步步为营。
何思慎指出,安倍首相定调《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修订,完成防卫法制相关修法,“脱战后”的日本在“美日同盟”架构下,扩大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安全角色,但日本在对台政策上仍无意解构“七二年体制”。囿于日、中、台三方互动模式的限制,日方在发展台日关系之际必观望日中关系、两岸关系的发展。当日、中关系处于低点、两岸关系稳定的情况下,台日关系最可能有实质的进展。
何思慎认为,台日关系在日本的东亚外交格局中是一种非常下位的关系,它会受到两岸关系、中日关系、美日关系的牵动。在中日关系上,日本并没有过多地去打“台湾牌”,台湾对日本而言是一个很稳定的存在,故而日本不会过多在台湾身上加码。相反,中日关系的改善会给日本带来更多利益,日本因而会全力改善对中外交。
何思慎指出,安倍内阁促成了日本安保法制转轨,解禁“集体自卫权”行使、强化美日同盟、多边安全合作,为制衡中国作出了准备。的确面对中国的崛起,台、日有共通的安全顾虑。台湾扼住日本南疆,台海局势攸关日本的周边安全。然而,这不意味日本在对台政策上将改弦更张,扬弃“七二年体制”,超越美中关系框架,建构台、日间具主权意涵的关系。由于日、中、台三方的互动模式仍然被局限于“七二年体制”,因此日中关系及两岸关系仍然左右着台日关系的发展。由台日关系此例可看出仅论权力分布结构的盲点,因为国家间关系时常依循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的互动规则,未必会随着新现实主义所认知的国家政策偏好而行动。
何思慎说,确实以权力分布结构来看,台湾作为国力较弱的行为者,很难维持主动性去主导对外关系,常常被美、日、中之间权力角力而左右。也更因为如此,台湾在外交决策之际,更应该慎审观察各国权力分布、互动关系的细微变化,趋吉避凶步步为营。
何思慎指出,安倍首相定调《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修订,完成防卫法制相关修法,“脱战后”的日本在“美日同盟”架构下,扩大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安全角色,但日本在对台政策上仍无意解构“七二年体制”。囿于日、中、台三方互动模式的限制,日方在发展台日关系之际必观望日中关系、两岸关系的发展。当日、中关系处于低点、两岸关系稳定的情况下,台日关系最可能有实质的进展。
来源:中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