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的珠海长隆海琴湾酒店海景客房和泳池。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跨越珠江口两岸的又一座大桥——南沙大桥(虎门二桥项目)不久前开通。 (资料图片)
“绝不能对大湾区视若无赌、听如未闻、漠视无感。”台湾作家黎建南近日投书《联合报》,以其粤港澳之旅的亲见亲闻,向将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政治人物建言。两周前,黎建南随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所率的参访团,在粤港澳大湾区访问了12天。
一个近在咫尺而迅速崛起的世界级湾区,对台湾意味着多少机遇,答案不言而喻。黎建南大声疾呼,只因民进党当局一直以来对粤港澳大湾区冷眼相向。此前,岛内有识之士早已指出,若台湾不尽早布局大湾区,恐怕难逃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命运。
冰火两重天
黎建南在文章中提到,4月15日发生的巴黎圣母院大火,巴黎消防部门紧急从法国政府部门借来深圳大疆无人机,确定洒水灭火点最佳位置、获得控制火势必要数据,让全球都知道大湾区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将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地方。
这个例子,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优势。大湾区涵盖“9市2区”,GDP总量2016年已达1.3万亿美元,是台湾的两倍多,预测到2022年GDP总量将超过日本东京湾区和美国纽约湾区,在世界四大湾区中居首位。
台湾毗邻粤港澳大湾区,两者缘分深厚。宋楚瑜行前对媒体介绍,珠三角地区是上世纪80年代台商前往大陆投资最早、也是最为热门的地方,即使到了今日,仍然是大陆台商汇集规模数一数二的重镇,占大陆台商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然而,岛内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态度可谓“冰火两重天”。一边是蓝营政治人物、台商和岛内工商界人士纷纷关注和肯定粤港澳大湾区崛起的意义所在,另一边是死守意识形态的民进党当局,对大湾区的规划及发展冷漠以对,不但不鼓励岛内各界前往寻找商机,反而处处设限。岛内工商界认为,台当局掩耳盗铃的做法,肯定不利台湾未来发展,长此以往,台湾经济将进一步边缘化、空洞化。
台湾《旺报》评论文章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在“一国两制”框架内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启示。台湾共同参与大湾区建设,既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合作原则,也具有协同互补的优势,台湾不能做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