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高能预警:今天的“笑话”有点冷!
蔡英文上台100天,好多中性词在她这儿成了“笑话”。听“冷笑话”是啥感觉?下面各位自行体验。
第一个“笑话”——正常。
蔡英文就职满3个月的8月20日,以提前庆祝即将到来的台湾记者节名义,与上百位海内外媒体记者茶叙。在谈到两岸关系时,她脸不红心不跳地说自己在520演讲中已“尽所能”设法把双方立场拉近,在过去3个月也竭尽所能设法维持关系稳定,让双方沟通交流维持在正常的状态。
好一个“正常”的状态。蔡上任百天,先是两岸8年来和平发展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被抛弃,接着是两会协商没了,国台办与陆委会沟通机制没了,就连台湾发生导弹误射、大陆游客遇难等重大突发事件、两岸危机重重之际,也没能让蔡说出那4个能够达成她允诺“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的字,而这四个字,才是两岸最大的现状!
如果这也算“正常”?我只能“呵呵”了。
第二个“笑话”——评断。
还是前面提到的那场记者会,在回顾3个月施政时,蔡英文说“改革需要时间,我不希望别人用100天来评断我个人执政的成败,我也不会只用100天的时间来评论内阁阁员的表现”。所以,她一定是忘了自己曾在8年前怎么刻薄地批评马英九执政的前100天“正在犯下不可挽救的错误”。正像台湾名嘴罗智强说的:请求别人对自己宽容一点时,先想想自己以前的刻薄吧!历史是一面公道的照妖镜,今日的嘴,总是照着明天的脸。
好吧,你主事儿,你说什么都是对的!我接着“呵呵”。
第三个“笑话”——正义。
台当局“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即将于8月31日挂牌运作,但“专委”与“兼委”名单却引发外界“绿油油一片何来公平正义”的质疑。再对比100天来民进党的作为:重炒国民党党产议题、提议停止向孙中山遗像鞠躬、主张区别“台侨”与“华侨”、取消课纲微调、向原住民道歉……蔡英文压抑不住的“去中国化”用意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所谓的“正义”,只不过是蔡英文包装“台独”的工具而已。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