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女儿陈幸妤怒斥公公赵玉柱的那一幕,成了惊世的话题。陈幸妤飙那“恨死之人”敢作不敢担,殊不知在整场家庭风暴中,她承担的太多,才是造成她情绪崩塌的主因。
对比陈幸妤与赵建铭两人,一个朴实真切,一个虚华不实,形成鲜明反差。若论谁最有资格耍弄权势、穿戴名牌,陈幸妤要比赵家人有资格多了;但她却绝此不从,安份地为人妻、为人母。说她是努力扮演好自己,恐怕已不尽真切,因为老公、小孩当前,她已少有自我。
陈幸妤与陈致中是媒体看大的“小孩”。从他们还在小学念书开始,媒体就开始记载他们的一颦一笑。相较之下,陈幸妤的情绪反应不仅比她弟弟激烈,就算比吴淑珍,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曾几何时,镜头前的陈幸妤开始变得劳碌,一人身兼数职,既是别人的女儿、太太、媳妇、妈妈、姐姐、小姑,又是牙医师,一个人一天要跑三家诊所,兼负起养家活口的责任。
更特殊的还包括,她还必须出庭为赵建铭作证,护夫心切,甚至到了想插翅救夫的地步。若她做不到,三个小孩将伤得重。此时的她,已不单纯是人妻、人母。总统千金之身,却有油麻菜籽命,发生在陈幸妤的身上,多么讽刺。
陈幸妤过去飙爸爸陈水扁,现在飙公公赵玉柱,舆论一面倒探讨她的大不敬。我们虽不必回避有关伦理的问题,更毋需把“第一家庭”的家务事,定位为所谓的私事;但回头想想,在陈幸妤的身后,不只有一个一生疯政治的父亲、半生病残的母亲,在她大学毕业后,还经亲友介绍,多承揽了一个利欲熏心的赵家家族,所蔓延出来的情绪罪恶。
她怨的不是司法,媒体若拿案情来探究她的火气到底发得对不对,即是失真。她怨的是,赵玉柱夫妇何以要教出赵建铭这个孝子,而她爱他,不知不觉跳过了他,却改恨他的出处,生他的那个根源。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也正是见陈幸妤而心疼的原因。
来源:台湾《东森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