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2月11日讯(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薛洋) 2022北京冬奥会正如火如荼举行,中国国民党智库副研究员谢志传在接受海峡导报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岛内电视上无法看到冬奥直播的盛况,但经由网上流传的视频,还是领略到开幕式的视觉震撼以及各类赛事的精彩,身为台湾同胞与有荣焉。
谢志传指出,在冬奥会举办之前,一些西方国家还扬言杯葛,但等开幕后,欧美媒体一个个都闭嘴了,转而去报道冬奥会的各种黑科技,像是“机器人大厨”、无人餐厅等都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
他说,2022年冬奥会面临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大军压境”,需要部署各项防护措施、并进行闭环管理,动员的人力之多难度之大,创历届奥运会之最。大陆通过举办冬奥展现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全世界都看到了。“就目前来说,不管是开幕式、赛事还是后勤保障,我觉得都是无可挑剔的!”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表演有一段“一鸽都不能少”引起热议,台湾省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教授吴昆财对此表示,这场开幕式有三个涵义,一是大陆展现实力与高度,二是世界和平的意愿,三是主动对两岸关系伸出友谊的手,认为两岸是同一民族,希望两岸和平。
吴昆财表示,奥运是国家实力展现的地方,除了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代表国力外,体育也是展现实力的项目之一,不论是参加奥运或是主办奥运,都是展现国家实力的大好机会。
吴昆财指出,这次开幕式的表演充满浓浓“中国风”,开幕当天正好是中国24节气中的“立春”,运用这个巧合,不但从24开始倒数,安排了24节气的场景与古典诗词,最后停在“立春”,世界各国媒体都给予高度正面的评价,因为大陆这次展现出应有的水平与实力,人民的民族向心力自然就高,民族自信心也会足够。
针对北京冬奥,新党发言人陈丽玲接受访问时表示,大陆仍持续对台湾释出善意,包括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冬奥泡泡”模式参加开幕,闭幕也邀请新党代表参加盛会,进行持续两岸交流。她认为,冬奥之后的两岸关系,看到大陆从和平发展到和平统一,又进到融合阶段,融合路线非常多,可以说“多条腿在走路”,尤其是两岸ECFA仍继续延续,充分说明两岸一家,大陆继续照顾广大台湾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