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台商扎根大陆20余年:惠台政策释放红利,拓展大陆市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997年就来大陆发展了,至今已有24年。”台商侯嘉毅感叹称,大陆在快速发展,每一年都有着不一样的变化,希望将自己的儿子接到大陆来发展。

  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宁德市,拥有数个涉台“第一”:大陆首个台湾水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基地——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福建第一个台胞接待站……

  1994年,侯嘉毅的父亲来到宁德市,创办台资企业——宁德侯泰清洁用具有限公司。因家族企业需要,从小就和生产车间“打交道”的侯嘉毅,1997年也来到宁德参与企业经营,并于2004年接替父亲,任公司总经理。

  走进宁德侯泰清洁用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日式扫帚的生产,一派繁忙景象。侯嘉毅告诉记者,家族企业已有53年历史,公司的产品以外销为主,销往日本及台湾地区,日本市场占95%。

  自扎根大陆以来,侯嘉毅一直深耕清洁用具市场,因产品质量高、原材料采用自然植物的环保理念,公司产品受到日本客商的青睐。目前,公司20多项产品均面向日本市场研发。

  指着一面产品展示墙,侯嘉毅介绍说,红棕从印度进口、黑棕从印尼进口,因为它本身比较粗,很适合日本庭院的清扫。如今,公司一年的营业额平均在300万至400万美元左右,公司55名员工中,大部分都是宁德本地的。

  近年来,侯嘉毅切身感受到大陆“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以及福建省“66条”“42条”具体惠台措施的落地。“自己在政府指导、资金贷款扶持等方面,受益良多。”侯嘉毅称,未来几年计划对厂房进行翻新改造,将手工生产转型升级成自动化生产,积极拓展大陆市场。

  惠台政策释放红利,两岸产业、文化的对接和交流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台企落地宁德。截至目前,宁德市共有台资企业83家,总投资11.9亿美元,主要涉及冶金、电机、石材、食品加工、农业养殖、茶叶、花卉等产业。

  原生态的山水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令“大陆新娘”林翠花2012年决定回乡在宁德市柘荣县创办台资企业——福建京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和研发铁皮石斛、城市绿化苗木及珍稀树种红豆树等,成为一家现代农业科技型企业。

  “虽然人在台湾十几年,但还是心系家乡。”林翠花告诉记者,回到家乡后感觉很亲切、很温馨。其间,林翠花以租赁形式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投资建设,免费为1000多人次提供技术培训,聘请农民进行技术管理,工资保底,效益分成,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优越的自然环境,加上台湾的农业种植经验,公司发展很快进入轨道。这两年,林翠花又有了新想法,计划发展生猪养殖业,并已筹备建设厂房、引进设备。(中新社)

相关新闻
甘肃榆中高效农业复兴撂荒地 台商穿针引线探“素食经济”

6月初,入夏的兰州市榆中县黄土高原山区在无阳光直射时,阵阵清风拂过尚存一丝凉意,缠绕于千沟万壑间的田地里,已绽放出浓浓“绿意”。近年来,在这里探索出让作物提质增产的一种纳米高效农业,使得因土地贫瘠、广种薄收而进城务工的不少农户陆续返乡。   常年气候干燥的榆中县...

袁隆平站在稻田中说的那段话,这位台商至今还记得.....

“怎么可能?!袁老师身体那么硬朗,整个人状态那么好!”5月22日,从大陆合作伙伴——湖南隆平高科一位高管处闻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去世的消息,台商陈建中最初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盯着大陆这位合作伙伴的微信消息,他又逐字确认了一遍。 “我们一家人一...

台湾经济问题浮现 台商台企的出路何在?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岛内持续扩散,民进党当局吹嘘的所谓“超前部署”早已破功。诸多迹象显示,台湾地区的经济问题正逐渐浮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使问题更加严重。有台湾媒体指出,若民进党当局不面对问题,疫情的溃败将延伸到经济层面。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岛内百业 有台湾媒...

70多岁台商:希望儿孙都来大陆发展

中新网崇左5月23日电 题:70多岁台商:希望儿孙都来大陆发展   记者蒋雪林   “我有两个儿子,现在大儿子在上海工作,小儿子在美国工作。我正在动员小儿子回到大陆工作。大陆机会那么多,我希望我的儿孙都到大陆发展。”70多岁的台商王九龄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