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娶”了莲雾的台湾果农林庆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高雄8月14日电(记者石龙洪、何自力)小心翼翼采下莲雾,一个个挑选、称重、分类,再给莲雾穿上防撞套,包装入箱后等待经销商前来收购。夏日采收季到来,台湾高雄六龟果农林庆维开启忙碌工作模式。40岁仍单身的他种植莲雾已有十年,把时间都献给了这种娇贵的水果,父亲形容他:“娶了莲雾。”

  莲雾果实长得像铃铛,果色鲜艳,质脆多汁,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因风味独特并具清凉解渴效果,深受大陆消费者喜爱。

  莲雾好看又好吃,不过照顾起来却不简单。据林庆维介绍,这是一种脆弱的热带水果,没有坚硬的果皮保护,皮薄容易脱水、碰伤,且不耐久藏。莲雾对气候也较敏感,若温差过大、雨水过量,容易出现裂果、落果。“莲雾被称为‘林黛玉型’水果。当地有种说法,‘想负债,顾莲雾’。”林庆维笑着说。

  莲雾栽培生产几乎全靠人工,耗时耗力。催花前,要对果树实施环状剥皮、断根、盖黑网、施肥等步骤;催花后,又要进行修剪枝条、疏粒、疏果、捻稍、套袋、病虫害防治等作业。

  过去,六龟地区年轻人大多外流到都市工作,随着人口不断老化,老人难以负担种植莲雾的繁重工作。十年前,本在台北工作的林庆维决定返乡,接替年老的父亲,扛起照顾家里莲雾的重任。

  接手后,林庆维不断努力改进莲雾种植技术,提升果实品质。他研究果树矮化技术,给小树苗加上支撑,轮流盖上黑网让果树“休息”,减少农药使用量,还利用米糠、稻壳、莲雾的碎枝条等材料自制有机肥……

  林庆维家现种植1.5公顷黑钻石莲雾,约有300棵果树,果实年产量约1.5吨。“以前莲雾产量较低,经这些年努力,果实产量和品质都大有提高。”看着丰产的莲雾果实,父亲林汶东喜上眉梢。接受记者采访时,林汶东手持的一株莲雾有7个果,每个果的重量均在200克以上,果实各个饱满透亮。

  据六龟区农会主任施秀鸳介绍,该地区莲雾栽种面积约600公顷,逾九成果实销往大陆。尤其在产季,每周两次、每次6吨运往大陆。“岛内市场有限,若要维持好价格仰赖出口。莲雾不耐存放,不适合远距离运输,因而又高度依赖大陆市场。对农民而言,外销可以省去包装、装箱等流程,节省人力和成本,保持稳定价格,提高实际收入。”她说。

  “销往大陆是很好的渠道,让农民有更多收成。”听闻大陆同胞喜爱莲雾,林庆维脸上绽放笑容,颇有成就感。

  在给果实做分级时,林庆维用手一个个挑,保证没有瑕疵,再称重分类,然后装上防撞套,小心翼翼保持其完整性。“个头大、品质好的才能去大陆,不能让大陆消费者失望。”他说。

  莲雾从开花到采收,要经过五个半月的时间,季节交替、天气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果实产生不利影响。“一旦运气不好,遭遇台风等极端天气,很可能会血本无归。”尽管有丰富的莲雾种植经验,但林庆维仍不敢掉以轻心,时刻关注着气象情况,用心照顾好莲雾。

  “靠天吃饭,有时候只好听天由命、随遇而安。”林庆维整天忙碌却也很乐观。父亲则期盼他早日找到伴侣,和他一起照顾莲雾。

相关新闻
大陆人吃不起榨菜?涪陵榨菜给台湾"名嘴"寄了一箱

台湾“名嘴”黄世聪在节目中声称“大陆人吃不起榨菜”,引发网友群嘲。近日,大陆榨菜公司安排寄送一箱榨菜给黄世聪,感谢他激发了网友的“炫富”热情。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台媒报道称,黄世聪的榨菜言论引发岛内媒体关注和网友热议,黄世聪事后不仅在脸书上让网民称其“榨菜哥...

为什么台湾名嘴总爱盯着大陆人的泡面碗和小酒瓶?

视频截图:台湾著名谈话节目《关键时刻》最新一期节目中,财经专家黄世聪发表了一番“高论” 最近,台媒上热搜的频率有点高。从涪陵榨菜到五粮液,台湾名嘴每次试图从我们的生活细节中探究大陆发展情况时,都让人记忆深刻。 犹记得2011年,大陆人无比惊讶地发现,原来在某些台湾人...

林毅夫:只要大陆经济发展得好,台湾的经济就会更好

继“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之后,台湾“政论节目”又出惊人语录:8月7日上线的某档台湾时政节目中,台湾某位“财经专家”高谈阔论,抛出了一番大陆民众现在已经穷到了连“péi陵榨菜”也吃不起的言论。此番言论经大陆媒体曝光后,瞬间引发了大陆网友的群嘲。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

“禁台令”发酵 大陆直飞台湾航班大幅减少

停飞3年,7月6日才复航的山东航空济南-花莲、青岛-台中等2条定期包机航线,从8月24日起暂时取消。图为山东航空。(中新社)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大陆赴台旅游禁令发酵!停飞3年、7月6日才刚复航的山东航空济南-花莲、青岛-台中等2条定期包机航线,从8月24日起到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