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习总书记1月2日的重要讲话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普天之下的中华儿女,都已经从被动的预防“台独”,开始走向“主动促统”的崭新格局!
撰稿|王泠一
1月3日,彻夜难眠的台湾知名主持人、政务评论员黄智贤女士,向台湾民众发文——《昨天,是和平统一正式拉开序幕的一天》。文章很短,但情意却很长。她这样深情地述说:“昨天,是历史上必然标注的一天。是划时代的开始。习近平昨天,在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磅告台湾同胞。看完整场演说,长期关注两岸的人,必然心情激动。必定了解,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会落泪,是因为相信,我们真的来得及看见统一这一天”。她还说:“九二共识,不管是大陆的文件,还是台湾自己的文件。内容都是,两岸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且要共同追求统一。台湾凭什么,可以不追求统一?”她的结论是:“这一篇2019年版的《告台湾同胞书》,是一个政策宣告。气势磅礴,展现了习近平的格局、气度和决心。让人感动。是的。我们会迎接统一,以及统一后的中华复兴”。此文一出,呼应她的两岸同胞比比皆是。“统一”,也在岛内成为热词!
同根同源
为什么“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把道理都说透了,任何一位同胞都能看明白。而在“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的相关阐述中,习总书记强调:“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
对于此、对于“根”,我深以为然!而第一次就两岸同根课题对我耳提面命的,则是大科学家谈家桢院士(学部委员)。复旦大学教授、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是民盟中央的名誉主席,1992年6月应台湾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的邀请,谈先生率大陆院士科学家代表团造访宝岛,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那时,台湾还是亚洲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优等生,和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一起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上海引资的重点目标区域。关心上海及大陆核心竞争力要素布局和两岸统一前途的谈家桢先生,想找一位对台湾问题有所知晓以及对浦东有所了解的青年研究生进行口述笔录。我当年二十五足岁,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学生会主席;正在起步研究台湾发展经验和浦东开发要素匹配问题,接触的第一个浦东新区政府课题名为《亚洲四小龙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及对上海浦东开发的启示》。这些都符合谈先生的要求,加上同样德高望重的汪道涵先生和谢希德先生的推荐,我获得了接受谈先生耳提面命的宝贵机会。见面,是在谈先生陕西南路的府上、离淮海中路的上海社科院总部特别近,那时,上海还没有地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