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台湾青年教师林于翔:台湾中学生普遍不“反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吴生林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林于翔

  台海网11月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 文/网络图)“100万元新台币(相当于22万人民币)能在大陆舒服过一辈子吗?”这是一位台湾网友近日在“天涯论坛”上发布的一条帖子。此一询问贴出后,立刻引爆网友讨论。很多人认为,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年轻一代,对大陆的了解实在太少,甚至有种“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对此,在台湾桃园一公立高中担任历史老师的青年教师林于翔昨天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上面这位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或许出于两种原因:一种是因为对大陆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真心不了解而产生误解;另一种原因则可能像那个曾经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台湾教授一样,因为意识形态上反对大陆而故意在言语上贬低大陆。林于翔甚至认为“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高”。

  林于翔曾是洪秀柱今年参加国民党主席选举时的发言人团成员,今年7月成功连任国民党党代表。关于台湾年轻人对于大陆的了解,林于翔以他在教书的经历分析说,虽然民进党不断“抹黑”大陆,甚至岛内有特定立场的媒体也故意不报道大陆正面的东西,但从各种书籍尤其是通达的网络资讯中,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我教过的学生,基本上都知道大陆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北京天津一带经济都非常发达。”

  林于翔进一步表示,虽然蔡英文等绿营政治人物鼓吹所谓台湾年轻人“天然独”,可实际上,台湾中学阶段的年轻人普遍“对大陆并没有特别讨厌,‘仇中、反陆’的倾向并没有那么明显。”

  林于翔说,他在教书过程中对高中生做过一项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有五成的学生表示未来愿意离开台湾去别的地方工作;而这五成愿意离台工作的学生中,又有三分之一以上表示想去大陆创业或就业。“这个愿意去大陆发展的比例,比愿意去欧美的还高。为什么?因为两岸语言相同、文化相近,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些年大陆经济发展快,机会多。”他还表示,这一两年来,台湾越来越多优秀高中毕业生把北京大学、北京清华大学作为高考第一志愿,同样说明台湾年轻人对大陆其实是有相当的了解,并愿意进入大陆发展。

  不过,林于翔也认为,当前两岸年轻人的互相交流还远远不够,两岸需要创造各种条件,加大力度推动进一步融合。

相关新闻
在沪台湾青年欲“留陆”分“就业羹”

台海网11月6日讯 据中新网消息,虽在大陆只断断续续工作了3年,但台湾青年Canny却早已锁定这片土地。Canny告诉记者:“我把未来的长期规划都定在这里,你就知道我有多喜欢大陆。”   “2017两岸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4日在上海杨浦启动,这也是该活动连续第三年举办,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沪上高校的两岸学生及有意在沪就业...

访台湾“80后”统派青年蒋奎元:很多台湾青年仍有中华魂

台海网11月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连金/文 采访对象供图)“我身边不少年轻的朋友都‘回大陆’发展了,他们问我:为何还愿留守台湾?我回答说:因为现在台湾的统派还不够多,我要留在台湾开发统派,开发更多的统派青年,为两岸的统一尽点自己的力量,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说...

在沪台湾青年看好大陆发展前景 欲“留陆”分“就业羹”

中新网上海11月4日电 (记者 缪璐)虽在大陆只断断续续工作了3年,但台湾青年Canny却早已锁定这片土地,Canny告诉中新网记者:“我把未来的长期规划都定在这里,你就知道我有多喜欢大陆。”   “2017两岸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4日在上海杨浦启动,这也是该活动连续第三年举办,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沪上高校的两岸学生及有意...

寻找最美另一半:三尺讲台好教师 温馨家中贤内助

台海网11月4日讯 据东南早报报道,在学校,顾宁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15年,把青春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孩子们。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替常年忙碌的警察丈夫经营起一个温馨的小家,并独自承担教育子女的重担。 “最美警属”候选人 顾宁(鲤城公安分...

台湾青年黄子榕:若深入了解中共 更多人会要求入党

台海网11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中共十九大召开期间,土生土长的台籍党代表卢丽安备受岛内舆论关注。连日来包括北京大学台生王裕庆、张立齐等一批台青陆续表态愿加入中共,台媒称“卢丽安效应”正在显现。对于这一现象,台湾两岸经贸文化发展交流协会会长黄子榕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台湾民众若深入了解中共党史以及大陆发展现状,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