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在沪台湾青年看好大陆发展前景 欲“留陆”分“就业羹”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上海11月4日电 (记者 缪璐)虽在大陆只断断续续工作了3年,但台湾青年Canny却早已锁定这片土地,Canny告诉中新网记者:“我把未来的长期规划都定在这里,你就知道我有多喜欢大陆。”

  “2017两岸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4日在上海杨浦启动,这也是该活动连续第三年举办,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沪上高校的两岸学生及有意在沪就业的台湾青年等近千人次到场求职。

  作为台湾企业上海吉的堡教育集团的人力资源部储备主管,Canny不仅要为公司招募一批两岸毕业生,还想“现身说法”让更多的台湾毕业生留下来。

  几年前,对Canny来说,大陆还只停留在所看的电视中、在脑子的想象里,等到真正来到大陆,看到大陆的发展时,Canny感叹:“差距还是挺大的。”

 

  在Canny看来,大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城市,面对各种不同的人,碰触更多元的文化,不仅开阔了眼界,对个人未来的发展也更有利。

  就拿简单的买东西举例,Canny说,在台湾都是直接用现金,但大陆很多都是微信钱包、支付宝支付,十分方便,“如果我没来过,我肯定想象不出来,正因为我来到大陆,了解大陆,所以更愿意留在大陆。”

  Canny的想法似乎成为更多台湾青年考虑“留陆”时不约而同的默契。今年9月刚来上海同济大学交换的台湾学生黄翊宁,便迫不及待地要来分一杯“就业羹”。黄翊宁向中新网记者表示,趁着交换的时机,我想先在大陆实习,了解大陆的就业环境,如果不错,有转正的机会,我就会直接留在大陆。

  更多的台湾毕业生认为,“留在大陆可以看到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正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大四的台湾学生邓丘涵说:“在台湾,毕业生刚就业时会比大陆的薪水高一点,但就机会性来讲,台湾会封闭一点,在大陆的未来发展前景会更广阔。”

  为了给台湾求职青年和学生提供更多的“留陆”机会,杨浦区2014年建立了上海台湾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2015年开通基地的网上服务平台,今年8月又推出《台湾创业青年杨浦人才公寓申请指南》,从实践操作层面让台湾青年“留陆”无后顾之忧。(完)

相关新闻
台湾青年黄子榕:若深入了解中共 更多人会要求入党

台海网11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中共十九大召开期间,土生土长的台籍党代表卢丽安备受岛内舆论关注。连日来包括北京大学台生王裕庆、张立齐等一批台青陆续表态愿加入中共,台媒称“卢丽安效应”正在显现。对于这一现象,台湾两岸经贸文化发展交流协会会长黄子榕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台湾民众若深入了解中共党史以及大陆发展现状,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

晋江启用创业就业中心全方位服务台湾青年

台海网10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郭冰德 陈龙山 通讯员 林锦鑫)昨日,由泉州晋江市侨台外事局、市委人才办、梅岭街道办事处联合建设的晋江市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据介绍,该中心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目前一期建设已完成,场地面积1125平方米,设置多个功能化区域。中心将依托晋江市洪山文创园、三创园、五店市传统街区等台湾青年创业基地,为来晋...

台湾青年赴闽创业兴业:身居福建幸福美

台海网10月2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我们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了,许多在闽台胞依然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话。大家表示,习总书记的话让他们倍感温暖,更看到了大陆未来...

台湾青年求学大陆:这里可以让梦想无限放大和成真

中国台湾网10月23日讯 随着两岸经济、文化领域交流的不断发展,到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据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消息,为方便台湾高中毕业生来大陆接受高等教育,教育部在今年7月份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

台湾青年关注十九大:赞大陆环境佳 要鼓励更多同伴来“闯一闯”

台海网10月22日讯 据厦门卫视报道 习近平所做的工作报告中涉台部分的内容,也引发了不少在厦台商和在厦创业台湾青年的热议。许多台湾青年听了报告后就表示,要回台湾鼓励更多的“小伙伴”一起来大陆创业谋发展。 与台商朋友热议十九大,来自台中的陈义棋在厦门海峡两岸青创基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