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11届 “台交会”最具亮点的配套活动,首届海峡两岸动漫展于昨日至11日在厦门会展中心举行。为了打造“海峡西岸动漫之都”,厦门已将动漫产业列入 “十一五”规划优先扶持,那么厦台动漫产业之间的渊源如何,将来走向如何?本报记者围绕这一话题做了深入调查。
昨天:“凤凰”和“狮子”领风骚
作为国内游戏开发企业的起源地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台商创办的“天堂鸟”、“盘古”等游戏公司就在厦门落地,并名噪一时,可惜因为管理、资金以及市场问题,多数命运坎坷、尚未伸展就已折翅坠地。
作为一名亲历者,厦门御风行数码科技公司总经理廖连慎感受尤为深切。1994年,厦门首家本土游戏公司盘古公司开始制作游戏《大唐英雄传》,1996年,台湾天鸉多媒体 (前身为台湾天堂鸟资讯)来厦门投资创建了火凤凰电脑设计有限公司,并借用“盘古”的办公室招聘了第一批员工,“并顺手挖走了盘古一批有经验的制作人员,为厦台游戏业之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留下了不愉快”。
火凤凰的草创期高效生产了《诸神的封印》、《七英雄物语》、《侠客新传》、《邪神》、《三国伏魔》等多款游戏。厦台动漫产业从此展开了不解之缘。
而此时的台湾业界,许多老牌游戏研发公司纷纷转而从事日本游戏的移植、汉化和引入,岛内原创游戏开发者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辛苦积累多年才有所成长、曾被日本业界视为巨大的威胁的本土游戏产业元气大伤。
一水之隔、互动密切的厦门也未能幸免,随之以“游戏代工”的身份度过了游戏业的萌芽时光,火凤凰失去了初入厦门的锐气。
2000年,另一家台资背景的游戏公司厦门新瑞狮多媒体诞生,这个后来被戏称为中国游戏界 “黄埔军校”的公司书写了又一段传奇,凭借从“火凤凰”历练出来的核心制作人员,新瑞狮迅速成为当时大陆最大的游戏公司,以流水线的速度生产出《敦煌》、《包青天》、《圣魔争霸》、《卧虎藏龙》等众多单机游戏,并开始了第一款网游《海之乐章》的研发。
几乎一瞬间,大陆业界的目光都聚焦到厦门的这头幼狮身上,可由于对大陆发展形势准备不足和误判,新瑞狮过分照搬台湾模式,导致市场推广能力欠缺、资金链断裂、技术实力跟不上等问题,并于2003年迅速崩塌。加上新瑞狮成立后元气大伤的火凤凰也淡出厦门,厦门游戏业陷入了低潮,这段时期成长起来的大批优秀动漫人才迅速出走到大陆各地。
今天:台湾顶尖动漫公司入驻
在两岸动漫业界,石体源是一个资深的“前辈”:1991年,身为台湾宏基主管的他向老板提案进军游戏市场,很快引进日本的“三国志”游戏;1992年,台湾老牌游戏公司智冠的总经理王俊博邀其加盟,让其从事改版国外游戏的工作;1999年,他成立工作室并引进《千年》、《红月》,成为台湾当时第三家投入网络游戏运营的公司,并第一个将韩国网游带进中国;2004年,他加入网龙集团,担任天晴数码和动漫出版的副总。
就是这么一位有着17年游戏从业经验的台湾人,2006年从福州跑到厦门,成立哈乐吧网络科技公司,与大陆各地十几款休闲游戏、大型网游签约后,石体源负责把这些大陆自主研发的游戏推广到台湾及东南亚市场。
石体源以为,全球最大的网游市场已经转向亚洲,而亚洲的关键又在东亚和东南亚,厦门的地理位置正处在中心点,未来的动漫产业前景不可限量,理所当然就赶来厦门布局。
他说,大陆特别是厦门有着很棒的游戏研发实力,这几年出了很多优秀的游戏作品,却耽误在薄弱的运营推广环节,他希望凭借自己对两岸业界、市场的熟悉,将它们一一包装推广开来。
据厦门市软件行业协会数字娱乐分会统计,厦门现有动漫游戏企业21家,其中台资企业五六家,行业密度居国内城市前列,2005年产值2295万元,而2006年预计约1.5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近来厦落户的西基电脑动画公司,这个成立于1988年的台湾顶尖3D电脑动画制作公司,与全球最具规模的动画公司NelvanaLimited合作多年,为好莱坞制作了众多3D电视影集,获得过许多国际大奖。
厦门软件行业协会协会数字娱乐产业分会秘书长胡文生指出,作为台湾动漫行业的龙头,西基的入驻为厦门带来了上亿美元的动画制作外包项目,也对厦台产业合作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从哈乐吧模式到台湾行业龙头入驻,除了说明厦门的动漫产业环境获得肯定,也说明厦台之间的产业合作开始复苏,在经历了激情、冒进的早期合作阶段后,目前两地的合作已经更为深入、理性和成熟”。
明天:两岸智慧打造研发基地
按照厦门动漫产业的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将拥有动漫游戏企业近百家,动漫人才近万人,动漫游戏产值数十亿元,形成布局合理、核心突出、分工明确的动漫产业链,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居于全国前列。
厦门发展动漫产业的决心显而易见,但在全国的产业竞争形势下却难言乐观:全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动漫产业,上海、杭州、苏州、长沙等城市将其作为当地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广电总局分两批建立19个动漫基地,新闻出版总署在广州、北京、上海、成都批准4个基地,文化部也在上海、四川、大连批准3个基地。当各种国家级动漫基地四处开花时,厦门却似乎被遗忘了。
成都以手机游戏为重点集群式发展“西部娱乐硅谷”,上海以游戏企业为龙头全面推进四大基地推进,杭州则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发展动漫大文化产业……相比这些拥有重点建设基地、又已形成各自发展模式的对手,有心逐鹿的厦门如何创出特色呢?
政府和市场已经给出了一致的答案——— 厦台产业合作,利用厦门独特的区位优势,导入台湾的产业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之路。
胡文生介绍说,厦门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而台湾正面临新一波的高新产业大转移,厦台产业之间既有垂直分工的基础,也有水平分工的条件,随着这些发展趋势纳入政府规划,厦台动漫产业的对接有望走得更为平稳迅速。
台湾在游戏的研发、运营、人才、信息、融资等方面起步较早,在中文游戏市场有宝贵的经验,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若干知名品牌,最重要的是拥有完整的产业人才培训教育体系。
业界统计,2006年全球在线游戏产值约57.61亿美元,大陆为6.23亿美元约占10.8%;台湾为2.85亿美元约占4.9%,两者合计占全球产值15.7%,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考虑到两岸基于同文同种的文化亲和力,以中文区域庞大的市场腹地和高度的经济成长,未来合作之下的两岸动漫产业将有爆发性的发展空间。
石体源表示,两岸共享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历史、武侠、古典名著、爱情小说等题材丰富,可以为产业的开发提供取之不竭的题材和创意,若能充分结合两岸互补性优势,一定可以做强中国人自己的动漫产业,有实力与美、日、韩等游戏大国一较高下。
石体源认为,厦门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资讯、融资方面不如北京、上海,因此游戏运营很难与这些大城市竞争;但厦门优越的城市环境对激发创造力很有帮助,这里有很强的研发传统、实力和气氛,加上场地、工资成本不高,所以是游戏开发商的理想聚居地。
据去年全球权威的大陆游戏门户网站的调查报告,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网游开发中心有两个,一个是上海,另一个就是厦门。
导报记者 刘强/文 黄少毅/图
两岸动画人物酷炫登场啦
台海网4月8日讯 (记者 张燕娟)随着旋转五彩灯的亮起,“首届海峡两岸动漫展”昨日正式拉开帷幕。除了大家熟悉的迪斯尼系列的米老鼠、小熊维尼等卡通人物,还有幼幼龙、嘟嘟猪、魔法妈妈等首次亮相的动画人物,一登场就受到了参观者的热力追捧。
主办方在本次动漫展的布展上绞尽脑汁,充分利用各种最新的动漫技术,力争为每个参观者打造一场梦幻的“视觉盛宴”。展会包括台湾企业展区、本土企业展区、动漫技术体验区、漫画走廊、动漫衍生产品展区五部分,既有网络游戏、原画、动画造型等展示活动,又有动漫真人秀。
整个展会面积约3500平方米,吸引了海峡两岸40多家动漫游戏公司参展,集中展示了两岸的优秀动漫原创作品、游戏作品、影视作品、动漫周边衍生产品及高校学生设计作品等。
在动漫展记者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展会开幕前,主办方在厦门各个学校做了推介,因此这次盛会也变成了厦门的 “亲子盛会”。加上昨天是周末,许多家长都趁休息时间带孩子来 “逛”动漫展。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最新技术的三维技术动画电影。
两岸动漫培训学校将落户厦门
台海网4月8日讯 (记者 张燕娟)昨天在“海峡两岸动漫展”上,记者获悉,首批由台湾动漫企业和大陆高校培养的动漫人才,一共90人将于明年毕业。这些人才“出师”后,将主要在厦门就业,入驻厦门的台企也会成为这些人才的首选。
据介绍,这些动漫人才主要由台湾伽博数码公司与龙岩学院合作的 “书亚多媒体培训学校”培养,同时委托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教学采用产、学结合的方式,定向培养动漫企业急需的高端动漫技术人才。伽博负责人介绍,他们将把培训学校设立在已经建设完成的“厦门软件园产业基地”中,为入驻的动漫企业服务,同时承接更多的台湾相关产业转移。
小知识
动漫产业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业。2006年,全球数字动漫产业的产值已达2228亿美元,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则在5000亿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