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8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叶鹏)“尤特”台风在广东登陆,也给我们厦门带来“福利”,高温总算降下来了,及时的雨水,让人备感凉爽。
不过,全国其他地方就没这么幸运,各地依然“热”情有余。7月以来,上海、浙江、江西、湖南、重庆、贵州、江苏、湖北8省市平均气温为29.6℃,较常年同期偏高2℃,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浙江新昌更以44.16℃的纪录摘得高温“桂冠”。
各地的网友也在网上大晒当地的气温,“不超过40℃都不好意思出来说话”。
热,当然热!可是回头想想,恐怕有不少“热度”也是我们“贡献”的吧。
比如,那轰隆隆开着的空调,尤其在不少大型单位,很多女生在办公室都会多带一件外套披着,以防止着凉。空调温度开到那么低,难道不是一种浪费?因为《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规定,“公共建筑夏季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可是,能做到这点的有几家呢?屋里寒流袭,外面热浪滚,如此大的反差,岂不更热?
再者,这么些年来,大家忙着搞城建,忽略了绿化。多了楼房少了树,穿行于城市的水泥森林之间,一栋栋高楼到了夏天变成巨大的散热体,能不热吗?
大家总觉得我们小时候较凉快,这可能与地球气候变化有关系。但是,地球本身绿化率的减少,应该也有不小的责任吧。
忆当年,一把蒲扇、一床凉席,没有空调,穿堂凉风之间,一个夏天就悠然度过,还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而今,我们似乎都变得更脆弱了,责任岂能都怪罪于地球,难道没有“自作孽”的成分?
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我们都不应该随意按下手中的空调遥控器,比如说台风后的雨天,尽量少开空调,开了温度尽量高点,绿色低碳生活,为子孙留条后路。
也许,天没这么热,心不静,自难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