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 >> 电视  >> 正文

宋题材电视剧:以传统文化之美击中观众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资料图片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版图中,有气势恢宏的唐代文化,有内敛精致的宋代文化,有包容多元的清代文化……近期,一部讲述北宋皇帝赵祯从少年登基到“仁宗盛治”故事的电视剧《清平乐》热播,收获了不俗的反响。有观众评价道:“场景布局考究,画面华美,随便一截就是一幅画,很有古韵。”

  前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大宋少年志》《鹤唳华亭》等剧集引关注,现有《清平乐》再掀宋文化热潮,后有《大宋宫词》等作品排队待播。曾经,影视作品鲜有涉足的宋文化,为何近期呈现创作高潮?古装题材与宋代文化的结合搭配,将带来怎样的新鲜文化体验?

历史与文化活态传承的载体

  如果有机会回到古代,你最想去哪个朝代?很多人的选择是宋朝。根据网友们的解释,这个朝代有开明的政治风化,有繁荣的市井景象,有自在的文化空间。从以历史的宏大叙事为讲述方式的历史剧,到小人物视角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古装剧,再到古装偶像剧,在古装历史剧二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严肃历史观等开始重回大众审美。以《知否》《鹤唳华亭》《清平乐》等为代表的古装剧集,让承载以上审美特质的宋文化找寻到了合适的展现平台,更让现在的观众有机会感知昔日的文化氛围。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书法宋词,科举选官;坊市街巷,蜜饯美食……一部部电视剧集犹如一本本历史教科书,将这些兴盛于宋代的独特文化悉数呈现。例如,《知否》对点茶工艺的普及让观众了解到点茶要先把茶饼研磨成茶末,再放入茶盏少量多次注入沸水调成糊状、运筅搅动,让水和茶末充分交融并泛起茶沫;《鹤唳华亭》对宋代科举考试的展示,让观众了解到科举考试要考9天,而且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性,设立糊名制度和锁院制度。

  而得益于《清平乐》的视觉化呈现,那些曾引领文学和思想发展的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大文豪,有了具体的形象;“坊中有市,市中有坊”的街巷制度造就的汴京城琳琅满目的市井气息和熙熙攘攘的民生百态,也有了直观的表达。秉承不做过多设计的自然主义,剧中现包现蒸的包子、现杀现卖的活鱼、上万件灯笼等营造出来的空间气氛,让观众仿佛回到了那个历史时期。

  《清平乐》为何要讲述宋朝的故事?导演张开宙对记者说:“人们对宋朝的情感首先来自对宋词的喜爱,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生态能够给予文学作品如此充分的滋养。宋朝是一个存在超过三百年的朝代,政治、经济、科技都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我们觉得用电视剧再现它很合适。”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清平乐》:挑战文人剧的高难度

正午阳光制作的年度大剧《清平乐》播出以来,无论是收视率还是社会话题远未达到《琅琊榜》式的热度,甚至不及去年《都挺好》的火爆程度。不少人认为,该剧在服化道等技术层面保持了正午阳光一贯的顶级水准,但是整体上缺乏戏剧冲突,节奏缓慢,导致了观众的追剧“续航力”衰退。《清平乐》真的就该扑街吗?   《清平乐》改编自小说《孤城闭》。剧作放弃原有叙述视角...

热播剧《清平乐》中的“泉州天团”,你知道几个?

韩琦   台海网5月7日讯 据东南早报报道 “他来了,他带着背诵全文来了……”近日,古装剧《清平乐》热播,剧里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语文书的常驻嘉宾”陆续登场,让许多喜爱宋朝文化的观众惊喜不已。而细心的泉州观众则发现,剧中有一人戏份不少,他正是在咱泉州出生的韩琦...

《清平乐》“帝后CP”难磕?江疏影:曹皇后情商低

讲述宋仁宗一生的电视剧《清平乐》正在热播,剧中宋仁宗与曹皇后的感情线屡屡登上热搜。   不少人感叹说“帝后CP”太难磕,也有人盼望“帝后CP”能多发糖,就连曹皇后的扮演者江疏影,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曹皇后的确智商挺高,但是在两性关系处理上,情商可能有点低。”...

泉州开发区:用创新的力量守护传承传统文化

庄颜瑜正在雕修香牌。 张凯铭 供图   台海网4月24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将传统香药做成精油、挂件、香囊,融入现代人的生活;陶瓷、石雕、木刻通过三维扫描存档后,再用3D打印技术保护创新……在泉州开发区,文化产业占比不高,却有着“小而美”的特点。文化企业在坚守传统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