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鹏)综合性报纸的免费发行,是竞争的产物,事实上,在一城一报的市场环境里,报纸不仅不会免费,还会有相对较高的订费。免费发行是危险的两面刃,因为只要有竞争者存在,势必就引致同样的免费行动,而这种让利竞争会酿成一杯苦酒,饮鸩止渴,使得读者习惯了免费之后,再也不愿意付钱订报,对于纸张印刷成本开支不断上升的报刊业来说,从长远看必然成为在经济上无利可图的公益事业。
传统报纸的变相免费发行,最终甚至会导致甚至倒贴给读者费用以求发行量,借助这种手段罗致的读者群,能否支撑起广告的摇钱树,是非常可疑的。
现实中人们都有一个共识,凡是免费供应的东西,就不会是质量最高的。免费报与地铁报的内容定位基本都是快餐读物。最成功的《地铁报》的新闻短到有时只有一段,短平快,没有长篇大论,图片多、标题醒目,是典型的快餐报。显然,这也是《今日美国》报取得成功后的大行其道的报纸内容风格。报纸可以是新闻纸,还可以是宣传纸,另外可以是广告纸。免费报的自我角色,基本上都是广告纸,也就是以提供新闻信息纸为形式,赢取广告利润。在这种前提下,免费报大都采取小采编、大广告的策略,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广告上,因此,免费报是纯粹的商业行为。
免费报不约而同都选择了小开本。在全球范围,报纸四开甚至八开日益流行,连西方一些传统权威大报都改版为小报。这种版面缩小的趋势来自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在很多场合,特别是户外交通工具以及公共场合,四开及四开以下的版面规格更便于翻阅携带﹔二是小版面更有利于广告经营。据《亚洲华尔街日报》在改为小报版式后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读者对小开版报纸广告的记忆程度要高于过去的大开版报纸的广告。
对于免费报纸的经营者来说,要正视国情对免费报纸的制约。中国是个存在着大量相对贫困人口的国家,事实上在农村绝大部分人是付不起一般报纸的年订价的,这当然意味着免费报纸必然会大受欢迎。但是,对仅仅出于报费原因才阅读免费报纸的读者来说,自然也就不具备足够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国内有着完备的物资回收系统,旧报刊书本等生活垃圾是很多市民的小小收入来源,同时,还有一批专靠收废品旧报刊为生的小商贩,因此,免费报纸的发行损耗就是一个黑洞,这其中既可能存在读者的重复或额外取报,也存在中间环节的截流牟利。如何杜绝这种未经阅读就直接成为回收市场的货源,是大陆免费报纸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