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强军这十年·征程丨英雄侦察连的数字化蝶变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杨子荣英雄侦察连”是一支有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也是强军兴军征程中的一支新锐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队官兵精研智能装备、提高新质战力,不断实现作战能力的跃升。

2018年1月3日,习主席视察中部战区某部,深情勉励“杨子荣英雄侦察连”官兵苦练侦察本领,争取成为杨子荣式的侦察英雄。

牢记统帅嘱托,该连官兵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大力加强信息化作战研究、创新信息化战法训法、培养打赢信息化战争人才,在重组重塑中书写新的辉煌,先后3次荣立集体二等功。

从“传统侦察”到“多维感知”

这是一次由数字化装备支撑的侦察行动。

豫南腹地,夜色如墨。“杨子荣英雄侦察连”二级上士康良庆熟练操作新型夜视装备,开启侦察模式,并投入多款微型机器人实施持续追踪,令对手出其不意。连队很快便精确锁定目标并予以摧毁。

“武器装备快速更新换代,让我们有了全天候的多维立体侦察手段,甚至可以实现战场‘单向透明’。”走下演兵场,康良庆不无感慨,十年间,大量数字化装备列装让连队战斗力大幅跃升。

数字化转型的成果来之不易,康良庆难忘首次接装时的困窘。那天,某新型侦察车列装连队,作为连队的训练尖子,康良庆率先钻进车内,可密密麻麻的电子线路图、布满陌生标号的雷达显示屏等,让他的头脑瞬间一片空白。

从到厂家跟学开始,康良庆和战友从零起步转型。学习数据加载、组网通链、情报传输,在一次次“摔跟头”“吃败仗”中摸透新装备的战技术性能,淬炼人装合一本领。

2014年8月,在“和平使命”联合反恐演习中,康良庆和战友们综合运用数字化战场传感侦察系统、便携式卫星定位仪等侦察设备,准确判断出“暴恐分子”的数量和人质的位置,与特战小队密切配合,成功解救“人质”。参演的外军同行也纷纷感慨:“数字化侦察兵果然出手不凡!”

“得益于国家和军队科技水平提升,大量数字化装备的入列,为连队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回眸十年强军征程,该连连长陈科成如数家珍,从轻型侦察车、便携式无人机,到单兵雷达、单兵红外热像仪,再到新型越野突击车、新型情报处理车……正是这些新装备的接续更新换代,让侦察兵的视界超越“平面”,走向“多维”。

陈科成永远难忘习主席来到部队的那一天。当时还是排长的他,就在距离习主席不远处组织数字化传感器系统训练。统帅的深情勉励,深深烙印在陈科成的脑海,也成为他带领官兵有力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动力。

几年来,连队数字化建设加速推进。班用微型无人机、微型机器人等新装备列装,翻开了无人化、智能化战争的全新视角,也让连队官兵再次感受到本领恐慌。陈科成带领官兵多次来到连队荣誉室,重温习主席视察时的重要指示,大家决心要在新的转型路上当先锋、打头阵。

强军征程上,“杨子荣英雄侦察连”官兵紧盯胜战使命,在实战实训中突破新装备临界点、挑战新装备极限值,深挖新战力、苦练新本领,2021年、2022年连续荣获所在集团军全要素侦察情报演练“优胜单位”。指导员赵童告诉记者,精智能装备、懂网络技术、会处理情报,如今已成为连队每名官兵的“标配”。

从“经验感觉”到“数据制胜”

在“杨子荣英雄侦察连”四楼,有一间去年新建成的数字研战室,电子沙盘、3D态势图、战法创新库等信息化设备一应俱全。这里,是连队战法创新的“孵化基地”,也是官兵探索新质战斗力建设的“数字阵地”。

谈及数字研战室的诞生,该连飞行控制手袁政感触良多。

“发现目标、精准定位、数据回传。”一次实兵对抗中,袁政受领侦察任务后,娴熟操控无人机飞赴任务区域,整个侦察过程干脆利落,发现目标快速准确。然而,任务完成,他却没有得到高分。

“拥有数字化装备,却没有发挥数字化战力。”导演组给他的侦察行动作出了这样的点评。原来,袁政虽然飞行技术可圈可点,但判定侦察态势还是主要靠经验、凭感觉。在导演组进行的复盘推演中,通过精准运用气象、空域等战场数据,侦察行动完全可以做到更隐蔽、高效。

“信息化战争,是诸多数据融合能力的较量”“数字化连队要精通数字化战法”……这段经历引起全连警醒,连长陈科成带领官兵举一反三查摆短板弱项,立起转型目标:瞄准打赢信息化战争,把数据变成“制胜子弹”。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连队建立了数字研战室,复盘总结演训经验,探索创新“算人员、算时间、算内容、算质量、算弹药、算措施、算场地”的“七算”精准抓训措施,建立官兵训练、装备性能、强敌特点等多个数据库,官兵用数据谋战打仗的能力稳步提升,10余项战法创新成果在集团军部队推广使用。

去年一场山地夺控战斗演练中,该连官兵运用新型侦察车和无人机,融合分析海量数据情报,多维侦察覆盖战场、精确引导火力打击,最终出色完成任务。

“随着数字化练兵的加速推进,我们的侦察‘数据源’越来越多。”陈科成说。这些年,连队配合旅里持续攻关,打通了侦察兵引导炮兵、航空兵、地面突击、无人机等多条信息链路,并利用各兵种数据“借梯上楼”,实现侦得更清、看得更远的目标,成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刀尖”。

从“单打独斗”到“体系作战”

“新时代杨子荣式的侦察英雄究竟该是什么样?”在连队官兵追寻答案的过程中,一级上士陈东虎的感悟尤其深刻。

2013年,旅队在漠北草原组织实兵对抗演习,恰逢连队列装某新型侦察车。作为连队全能型侦察能手,陈东虎当时顿感如虎添翼,他带领侦察小队驾驶新装备夜间出击,深入“敌”后潜伏侦察。

虽然装备优于对手,但结果却让陈东虎和战友十分意外:天还没亮,他们就被对手“包了饺子”。究竟败在哪里?直到战后复盘,陈东虎才找到原因。虽然对手装备不占优势,但战法别出心裁,通过借用友邻部队无人机,他们一进场就被牢牢锁定。

“我们是全军数字化转型先锋连队,有性能更优越的体系装备,我为什么只想着依靠一款装备就‘包打天下’?”那天晚上,陈东虎带领侦察小队痛定思痛,他们明白:这一仗,不是败在装备,而是输在作战理念上。

“向体系练兵要战斗力,首先要熟练手中的体系装备。”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陈东虎带领侦察小队主动探索无人机空中侦察新模式,从基础的起降、飞行、拍摄练起,很快便掌握了任务背景下穿越障碍、目标识别、信息回传等技能。2020年,伴随陆军转型加速,一批智能化装备相继列装。陈东虎再次抢抓契机,精学图像读取识别,深研各种战术运用,不断夯实体系作战的基本功。

“当好新时代杨子荣式的侦察英雄,必须翻过体系作战这座‘威虎山’。”向体系练兵要战斗力,让陈东虎的思路越来越开阔,行动越来越自觉。

近年来,陈东虎与全旅兵种专业优秀教练员交叉互学,向全军特种体能、战术训练专家请教,先后参与攻关丛林伞降、陆空立体破袭、高寒山地侦察渗透等20余个体系练兵新课题,成为该旅联合作战的新型尖子人才。

去年,该旅与某陆航旅携手开展实兵对抗演习,陈东虎和战友驾驶某新型侦察车与直升机体系联动,陆空携手高效锁定多组目标,引导炮兵火力实施精准打击。

“未来战场,侦察兵不是‘孤胆英雄’,而是‘体系勇士’。”陈东虎追寻答案的经历,正是该连官兵转型的缩影。大家现在常说:“争做新时代杨子荣式的侦察英雄,要少想‘我’,多想‘我们’。”

观念之变带动人才之变。近年来,该连按照体系作战要求,打破专业间的条块分割优化结构,培养熟练掌握网络信息互联、远程定位引导等新技能的数字化侦察兵,涌现出数十名被集团军以上单位表彰的侦察尖兵。(记者 韩成 特约记者 田磊 通讯员 肖士金

(来源:解放军报)

相关新闻
强军这十年·征程|​“钢铁油龙”勇往直前

征程 · 印记 如果说油料是战争的“血液”,那么输油管线就是保障“血液”畅通的“大动脉”,管线部队就是托举“大动脉”的“钢铁油龙”。 2016年9月,在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大会上,习主席致训词时强调,要按照联合作战、联合训练、联合保障的要求加快部队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

强军这十年 · 征程丨保障劲旅走向未来战场

波澜壮阔的强军征程上,总有一些重要节点,犹如海上灯塔,清晰标定前进方向。 2016年9月13日,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习主席向联勤保障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伴随联勤保障部队成立,5个联勤保障旅应运而生。新编制体制下,联勤保障旅实现了力量结构、人员编成、装备编配、要素编组的重塑与跨越。练兵场上,联勤保障旅频频亮相,迈出坚实步伐。 盛夏...

强军这十年丨一个战斗班的转型足迹

一个战斗班的转型足迹 ■解放军报记者 韩 成 通讯员 凡春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官兵练兵热情日益高涨。图为某边防团新兵连官兵正冒着严寒训练。(资料照片)张 雷摄 “我是‘王杰班’的第272名战士,第32任班长!” 2020年,从王大毛手中接过“王杰班”班长接力棒的那天,黄龙...

强军兴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八一”建军节系列节目浓墨重彩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策划推出一批注重思想性,突出艺术性、知识性和观赏性的融媒体产品和节目,与您一起见证强军兴军新征程! 新闻报道聚焦阔步前行在中国特色强军路上的人民军队。央视新闻推出《统帅深情励三军》等3集系列微视频,生动...

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综述之三:开创军事力量运用新局面

强军兴军波澜壮阔,崭新征程气壮山河。 盛夏时节,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的节点回望,新时代强军事业硕果累累、气象万千:强军之魂更加牢固,练兵备战强势推进,作风重塑脱胎换骨,大国重器惊艳亮相…… 这些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主席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审时度势、统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