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打仗的弦要绷得更紧
——军队代表委员热议在新起点上全面加强军事训练工作
■刘梦婷 解放军报记者 周 远
第76集团军某旅所属炮兵分队在高原腹地开展实弹射击考核。王光耀摄
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无备而战。
又是一年两会时,备战打仗再次成为军队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主席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下,人民军队实现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的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军事训练领域面貌焕然一新。作为参与者、见证者、书写者,军队代表委员相互分享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的新变化、新成就。
来自不同岗位的军队代表委员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领袖嘱托、听从统帅号令,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把握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练好胜战之功,保持待发之势,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练兵忧患意识更加强烈
2020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在京召开。中部战区副司令员兼中部战区陆军司令员范承才代表现场聆听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
“强军必兴训,实战先实训。习主席重要讲话树立了大抓军事训练的鲜明导向。我们只有始终聚焦实战、对接实战,坚定不移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不断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范承才代表说。
近几年,中部战区陆军首长机关及所属部队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按照“全时待战”标准加强战备建设,按照“随时能战”标准强化体系施训,确保部队遂行任务能力不断提升。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谈起前段时间本报头版刊发的文章《英雄屹立喀喇昆仑》,军队代表委员们对戍边官兵在喀喇昆仑那场战斗中的英勇而感动。
来自火箭军的尹东代表感慨地说:“那些震撼人心的场景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军人的使命和担当,扎实训练、加强战备的忧患意识油然而生。”
备战能战方能慑战止战,兴训实训才能不辱使命。
“将不常戒,则三军失其备。”来自海军的杨扬代表告诉记者:“我们必须加大研战力度,着力补齐‘两个能力不够’‘五个不会’等短板。”
杨扬代表所在部队始终坚持在任务中强化教育引导,通过观看教育片、领导干部授课、开展战备形势大讨论等方式,让官兵始终绷紧思想上的那根弦,在岗位实践中苦练本领、增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