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发亮为了啥
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要走的路。
参军入伍,有人为了考学入党,有人为了提干,也有人为了那枚金灿灿的勋章……
新疆军区一名领导告诉记者,带兵人的责任,就是要帮助官兵把自身愿望与实现强军目标统一起来,为完成好练兵备战和戍边守防任务添砖加瓦,助力人才方阵不断壮大,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某团合成三营九连班长马帅告诉记者:“给任务就是给荣誉,发光发亮就是为了提升打赢能力。”
在国际军事比赛中,我军参赛战车通过涉水场
2016年,新疆军区组队代表中国陆军赴俄罗斯参加军事比赛,马帅所在小组作为替补随队出征。
教练员方政刚记得,那段时间,每天早晨5点,马帅就和战友驾驶坦克到训练场,一遍一遍练习瞄准。马帅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替补而有所懈怠。
单车赛期间,一名炮长临场发挥失常,带队领导临时决定:马帅出战。最终,他不负重托,取得6个目标全部命中的好成绩。
2017年,“苏沃洛夫突击” 国际军事比武竞赛如约而至。面对新型装备,马帅决定报名参赛。就在赛前半个月的一次模拟考核中,他却因一个小失误,丢掉了竞争资格。
第二年,马帅再次报名参加“苏沃洛夫突击”。这一次,他认真研究新装备性能,刻苦学习射击本领。小到上车路线、动作、步数,大到风速、温度、弹道的最佳射击时机,他努力摸索提高成绩的方法,练就“人车合一、精准操作”的硬功夫。
那一战,在车组乘员的共同努力下,马帅和战友摘得单车赛、接力赛的桂冠,并打破了该项比赛的纪录。
“荣誉,是献给组织培养最好的礼物。”看到赛场上空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马帅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军人的自豪。
新疆军区部队驻守着祖国五分之一的领土,练兵备战和戍边守防任务繁重。为圆满完成使命任务,军区党委把助力官兵“发光发亮”作为重要战略工程,持续推进,越来越多人才汇入强军兴军的洪流。
某陆航旅一级飞行员、营长高岩认为,多一名发光发亮的官兵,未来战场上就会多一份胜算。
直升机夜间野外无依托着陆,曾是年轻飞行员心存畏惧的一项训练课目。为解决这一制约战斗力生成的“心病”,高岩认真梳理训练的难点细节,分析直升机着陆期间的空中姿态和注意事项,探索总结出直升机夜间野外无依托着陆“六步法”。这一方法大幅提升了训练质效,不到一年时间,全营该课目通过率大幅提升。
“升空就是战斗,战场上我们都是主角。”从助战到主战,从配合保障到空地一体、体系破击,再到联合作战、全域出击,这些年,高岩带领全营官兵不断拔高临界训练条件,加大年度高原课目训练比例。
一次抗震救灾行动,高岩受命带领2架直升机紧急飞赴灾区。复杂气流使直升机剧烈颠簸、难以驾驭。凭借着多年潜心摸索出的经验,高岩与机组成员密切配合,最终成功降落,架起通往灾区的“空中生命线”。
那一刻,在灾区群众眼中,高岩和他的机组成员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