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山里,火箭军某工程旅营长沙子呷(见图,方雷摄),正忙着为某新型导弹“筑巢”。
呷,彝语中是英雄的意思。父母希望沙子呷像雄鹰一样振翅高飞,成为一名英雄。沙子呷做到了!入伍18年,他先后参建10余项阵地工程,个人荣立两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2019年被评为火箭军第九届“十大砺剑尖兵”。
母亲叮嘱“一定要入党”
今年6月,沙子呷回到家乡四川西昌宣讲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军民同心脱贫攻坚,他的宣讲深入浅出,深受群众的欢迎。
母亲罗子各听了,欣慰地说:“儿子已不是当年的放牛娃了。”
15岁那年,沙子呷在全乡火把节上夺得摔跤、骑马两项第一,当年就报名参军,却因年龄不够未能如愿。两年后他终于穿上了军装,实现了参军梦。
沙子呷离开寨子那天,80多户人家凑了78元钱给他,30多名乡亲走了40多里山路到车站送他。作为党员的母亲千叮咛万嘱咐:“部队是培养人的地方,一定要入党!”从此,这句叮嘱深深地印在沙子呷心里。
来到部队,沙子呷不怕苦、不喊累,全身心投入,轻伤不下阵地,被战友称为“阵地铁人”。一次施工会战,沙子呷扛着上百斤的钢模板一路小跑。突然,一块钢模板倒下来,砸中沙子呷的右脚,他忍痛坚持了10多天。连队干部发现后,把他送往县城医院,诊断为3根脚趾骨断裂,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期,可能要做截趾手术。旅领导得知后,多方联系专家会诊:“花多大代价,也要保住这只脚!”悉心治疗下,沙子呷的脚终于保住了。
2005年,某重大国防工程开建在即,要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为导弹“筑巢”。高寒缺氧、风沙漫卷,作为先遣队员的沙子呷,几个月里铆在一线,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工程开工仪式上,沙子呷入了党。消息传到彝寨,母亲激动地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