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举过头顶,被人民捧在手心
“那支参加九八抗洪的部队,又回来了!”
九八抗洪时,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某集团军“抗洪抢险英雄营”官兵连夜从国防光缆施工现场直接转战至九江大堤。在随后的52个日夜,官兵叫响“人在堤在”的口号,吃住在抢险一线,先后排除大小险情214处,出色完成抢筑龙开河防洪堤、抢运石料等急难险重任务。
7月14日23时30分,“抗洪抢险英雄营”官兵从皖东某演训场机动,还未抵达宿营地域就接到任务:对江西省永修县九合联圩恒丰段一处泡泉险情进行处置。面对泡泉泉眼大、渗水快的实际情况,该营5连连长徐崇辉带领“党员突击队”冲在一线。经过近两小时的奋战,成功排除险情。
时隔22年,那句“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呐喊,至今还在人们耳畔回荡;那块矗立堤坝上的“生死牌”,至今仍震撼人心;同样为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战天斗地的人民子弟兵,如今又逆行而上。
第71集团军某旅连长孙金龙,不久前在训练中肩部受伤,7月7日才出院的他,在部队受领抗洪抢险任务后,不顾肩膀里的钢钉毅然决定带领连队官兵出战九江抗洪一线。指导员劝他留守,孙金龙说:“作为荣誉连队的连长,肩膀就是有10颗钢钉,我也要带着兄弟们上!”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7月8日,受连续特大暴雨影响,湖北省黄梅县老石屋村考田河河堤溃口10余米,造成大片农田淹没。溃口处,水流湍急,深浅不知,人跳下去会不会被冲走?谁心里都没底。而紧急险情又需要人下水转运沙袋,现场救援的武警湖北总队机动一大队二中队官兵纷纷请战,中队长黄达、指导员向思奇带领8名党员骨干第一批毅然跳进洪水进行作业。
每当有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参加抗洪的消息发布,“不赞网红不追星,只赞人民子弟兵”这句话经常会出现在评论区。子弟兵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举过头顶,人民群众也把子弟兵捧在手心。
“军人和婴儿的对视,好暖!”7月9日,一张军人和婴儿的对视照火遍朋友圈。这名军人是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政委罗词凤。7月8日下午,他带队进入湖北省黄梅县桂坝村搜救转移群众时,听见一名婴儿的哭闹声,他马上抱起婴儿进行安抚。这一幕被上传网络后,被网友称赞为“温暖对视”。
“解放军叔叔,喝碗木耳汤吧!”近日,在江西省鄱阳县鸦鹊湖乡西河东联圩的堤坝上,出现暖心一幕:一个小女孩给正在铲砂石的战士递上一碗木耳莲子汤。随同小女孩一同前来的奶奶说:“她父母在外地打工,听说我要来给解放军官兵送汤,就一定要跟我来。”
7月11日,空降兵某旅连续在鄱阳湖奋战16小时封堵缺口,附近百姓纷纷给战士们送来西瓜,当被官兵以部队纪律为由谢绝时,一位村民急得喊道:“这不是一针一线,这是咱们老百姓的一片心意!”
携行装备多更新,钢多气盈骨更硬
参加九八抗洪时,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二级军士长靳浩雷还是一名下士。时隔22年,他再次来到抗洪一线,对两次抗洪的变化感触很深。
原来用老式操舟机,启动困难、动力不足、容易熄火,现在使用新型操舟机,故障率低、操作灵活、机动性强;原来江堤都是泥巴路,救援车辆很难快速到达,现在村村通公路,交通运输方便快捷;原来抗洪时吃的是井水,洗衣服用的是鱼塘里的水,现在全用上了自来水;原来在守堤的日子里,基本都是啃方便面吃馒头度过,现在能保证有热饭热菜送到一线……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危难时刻冲在前面的还是那熟悉的迷彩身影,但抗洪装备已更新换代。从气象水文预报到防汛监测预警,从无人机红外侦察到各类信息指挥平台……随着科技抢险利器的广泛应用,抗洪一线官兵如虎添翼,部队遂行任务能力大幅提升。
第73集团军某工化旅对江西省余干县信瑞联圩腾溪段长达14公里的堤坝进行无人机勘察,运用三维建模技术,准确掌握堤坝高度、坡度数据及其周边水文、植被情况,并对堤坝保持低空飞行巡查,及时发现泡泉、渗水等问题;同时运用水文测绘仪精确计算河幅、流速等水文数据,持续跟踪汛情。
7月15日,第73集团军某旅侦察科科长施泽勇带领侦察班操控无人机对任务大堤进行低空红外侦测时,发现一处隐藏在芦苇丛中的泡泉。抵近现场观察发现,泡泉正在不断扩大。他们当即计算围堰、封堵所需的土方量,在应急分队赶来前,及时制订出反滤围井处置方案。
天上无人机持续盘旋,水上冲锋舟劈波斩浪……在湖北省军区指挥所里,指挥员通过查阅“国防云”,各地气象、水文、交通等信息尽在掌握之中。该省军区领导说:“有了‘国防云’,抢险救灾就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救灾行动事半功倍。”
在抗洪一线采访,记者发现,参加抗洪的部队携行装备不同、任务分工不同,但在精细化、科学化抗洪方面均有很大进步。东部战区担负气象水文值班任务的某部官兵利用气象水文信息综合显示应用系统、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和一体化预报保障平台,可对辖区内主要干支流200余个水文站点进行监测,动态预报雨情水情变化趋势及幅度,为抗洪抢险部队提供保障建议60余条。
“高科技装备在保障官兵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领导介绍,与以往不同,执行救援任务的官兵除了身着救生衣,还在腰间系了一条仅有5厘米宽的气胀式救生腰带。如果不慎落水,只需拉开充气阀门,储气瓶很快会将气囊充满,变成围在腰间的救生圈。
曾参加过九八抗洪的第72集团军某旅政委朱明瑞连续多天和官兵战斗在抗洪一线,所见所闻让他感慨万千:“今年抗洪之所以比往年多了一些从容,是因为抗洪装备有更新,抗洪手段更先进,钢多了,气更盈骨更硬!”
望着滚滚长江水,朱明瑞自信地说:“汛情还在继续,我们有信心完成后续任务……”
(记者 周 远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