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解放军实战演训:不再画线当铁丝网撒石灰防坦克(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新网 兰文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武器装备更新换代——

  从大刀长矛到数字化新装

  今年8月,该旅近30%的官兵进装备生产厂、入院校,进行新装备知识学习培训。学成归来的这批骨干,将带领官兵搭上部队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快车。

  这已经是该旅3年之内的第二轮换装转型。

  2012年初,该旅由摩步旅改制为机步旅。他们像接新娘子一样准备迎接新装备,可当钢铁战甲驶入训练场,缺教材、缺人才、缺训练方法等问题便接踵而至。一名连长在指挥装甲车训练时,见装甲车不听“招呼”,急得猛拍战车钢板……

  看到部分官兵出现畏难情绪,该旅组织开展大讨论,地点就设在各连荣誉室。注目一幅幅抗战时期有些发黄的黑白照片,触摸一块块闪亮的荣誉奖牌,官兵深受触动:抗战时期许多革命前辈入伍时连枪都没有,照样靠手中的大刀、长矛奋勇杀敌,用缴获的武器不断壮大自己;今天有了新型武器装备,怎能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

  编写教材、完善设施、封闭集训,他们在摸索中找准了转型建设的“发力点”。来不及庆祝成功的喜悦,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去年,该旅被正式确定为全军首批转型建设单位,今年相关工作已经展开。

  提前筹划装备交接,在人员选派、接装培训、装备输送、联调联试等关键环节下足功夫;立足现有条件持续抓好理论奠基、模拟训练和研究探索,确保新装备到位后能够立即展开先训示范……这次转型该旅走得更加沉稳和自信,向着建设新型数字化部队的目标扎实迈进。

  ■本报记者 周 远 通讯员 翟 森 倪 震

  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正能量

  ■周 远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

  记者在“沙家浜部队”采访发现,讲抗战故事、学抗战精神、用抗战经验,研究抗战历史已成为官兵的自觉行动。作为一名军人,要善于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正能量。

  要不忘战争失败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激发练兵动力。尽管我们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但由于各种原因,抗日战争初期中国胜少败多,大片国土沦为敌占区,群众惨遭蹂躏杀害。苦难虽已远去,但作为军人要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只有提升部队战斗力,在面对外敌侵犯时“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避免苦难再次降临。

  要学习革命前辈抗战精神和灵活战法,提升练兵效益。在形势异常复杂、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沙家浜部队”36名伤病员能够坚持边打击敌人边发展壮大队伍,这离不开指战员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以及机动灵活、以劣胜强的作战方法。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的这种精神,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推进强军兴军的伟大事业。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春运来了 "军人依法优先"出行准备好了吗?

交通运输行业又一重大“暖兵心”举措出台: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水路系统推行“军人依法优先”出行工作措施,军人交通出行依法优先得到进一步拓展,多了一重保障。2017年7月1日,全国民航宣布“军人依法优先”,8月1日,铁路系统接踵推行,今年,港口客运站也竖起了醒目的“军人依法优先”牌子,开设了“军人优先”窗口。眼下,春运大幕拉开,世界瞩目的客流开始...

港媒:解放军选高端人才投身军工 侧重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

港媒称,据媒体报道,解放军的顶级研究机构向全军集中选调了120余名急需科研人才,这是开发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的努力之一。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6日报道,据《解放军报》报道,军事科学院面向全军集中选调的120余名急需科研人才全部到位。   报道称,此...

解放军轰6战机亮相 台媒叹其战力:把南海搬到眼前

电子战型轰-6G轰炸机进行空中编队演练,可以携带大型电子战荚舱(红圈处)。(台媒配图) 近来,由于“武统”浪声高,解放军的战力,也让台媒们讨论热烈。日前,大陆媒体关于解放军电子战型轰-6G轰炸机的报道引发台媒强烈关注。有台媒称,“轰-6G战力覆盖台海,大陆高调曝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