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练中降低对抗难度,就是对部队战斗力不负责。”去年那场自主对抗演习誓师动员大会上,该旅旅长高峰的一番话更强化了官兵的实战化训练理念。
为了营造更加贴近实战的环境,该旅的工作量比以往大大增加。由于工程机械有限,很多工事只能靠人挖,官兵连续3个月吃住在阵地,终于圆满完成构设任务。
作战方法推陈出新——
从单打独斗到多兵种立体攻防
8月初,某装甲旅千里机动至济南军区某训练基地。自主对抗演习打响后,坦克还未进入蓝方阵地,就已经有十几辆冒出红烟,被导演部宣布战损。“蓝方使的什么招?”红方官兵有些不解。
演习结束复盘总结时,红方打开蓝方参演兵力一览表很是震惊:几年不见,这支“蓝军”已经长出了“三头六臂”。演习中,该旅作为蓝方,不仅可以呼唤远程炮火、空军战机、陆航直升机支援作战,当遇到现有侦察手段无法获取的情报时,还可以请求天基卫星传输战场数据。
“抗日战场上,如果我们能有这些作战力量该多好啊!”该旅一位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回老部队,观摩演习后很是感慨。
1944年8月21日,该旅前身部队得到情报,周铺据点的日军要配合南汇和新场据点的鬼子进行一次“清剿”。战机突至,支队长朱亚民与同志们商议后决定设伏。可当时的枪支数量少、威力小、射程近,手榴弹作为仅有的“重武器”,也只有十几枚。
“剑不如人,剑法要胜人!”部队集中16枚手榴弹,在日军必经之路上,每隔七八米设置一组4枚“诡雷”。为了迷惑日军,他们还组织群众在附近田里劳作,营造“平安无事”的氛围。最终,部队成功伏击,消灭了前来“清剿”的日军。
“如今剑好了,剑法更要胜人!”配发新装备后,该旅根据新装备战技术性能,大胆创新“信火一体”“立体攻防”等诸多新战法。在最近5个月里,他们在同一地域先后4次担当“蓝军”与参训部队对抗,每次作战部署都大变样,鲜有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