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军事历史  >> 正文

96岁老战士荣立一等功,为何鲜谈往事?他的回答让人想哭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广军事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950年,孙景坤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一次战斗中,孙景坤一人就击毙了21人。因作战英勇,孙景坤荣立一等功。回到家乡后的几十年里,孙景坤从未提起自己的功绩。他深藏功名解甲归田,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女儿曾问他,为什么不讲战争年代的事?他的回答令人想哭……他说: “一个个熟悉的脸庞都倒下了,不愿说,心里难受”。他就是96岁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

临危受命,一人击毙21名敌人 

1948年

24岁的孙景坤新婚没几天

就告别妻子参军入伍 

加入到解放全中国的大军中 

先后参加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等多次重大战役 

立下赫赫战功 

1949年 

孙景坤因为在部队表现出色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1年,在朝鲜战场全班合影(右数第二名是孙景坤)

1950年孙景坤参加

抗美援朝战争

期间曾因激战负伤回国治疗

伤刚刚痊愈后,再次奔赴前线

1952年10月的一场战斗中

作为副排长的孙景坤

接到了增援上甘岭161高地的命令

他带领9名战士冲上阵地

打退敌人6次反扑

一个人就击毙了21人

在经过12个小时的作战后

他们最终守住了高地

一个连仅剩下了他和三名战友

因为作战英勇

孙景坤荣立一等功

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跨过鸭绿江:这一跨,从1840到1950,跨越了整整110年历史时光

鸭绿江,一条著名的大江。 真正让它声名远播的是那场战争,英雄的中华儿女以铁血精神迎击来犯强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官兵们来自于五湖四海,走过了大江南北;他们操着各种口音,穿着各种款式的土布军衣;他们身上的征尘尚未消散,手中只有简单的武器……男兵、女兵,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寒夜的江畔凝聚成一尊尊永恒的雕像,紧张、激动、坚毅。战马嘶鸣,人声鼎沸,车轮...

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上战场保家卫国,回家乡为民解忧

孙景坤近照。解放军报记者 孙 阳摄 风雨流年洗故川,断桥南望忆烽烟。 黄尘漫掩他乡土,冷月孤悬子夜天。 苦痛祗教心底涌,荣光不与外人宣。 每思马革沙场裹,青史丹书卫国篇。 秋日,雨后,微凉。 96岁的孙景坤躺在辽宁省丹东市光荣院一间干净整洁的房间里,身上盖着薄被,明亮的...

【追寻先烈足迹】敬礼!抗美援朝老战士

视频由中共闽侯县委宣传部、闽侯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听着老旧收音机里循环播放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福建省闽侯籍老兵叶家如的思绪仿佛回到了70年前战火纷飞的朝鲜,那儿有他不能忘却的纪念和火红的青春。 1950年1...

敬礼!抗美援朝老战士

【追寻先烈足迹】敬礼!抗美援朝老战士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听着老旧收音机里循环播放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福建省闽侯籍老兵叶家如的思绪仿佛回到了70年前战火纷飞的朝鲜,那儿有他不能忘却的纪念和火红的青春。   1950年10...

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三过鸭绿江,“死也要死在前线”

云横半岛起危澜,万里征程未解鞍。 鸭绿江边鼙鼓急,长津湖畔旆旌寒。 丈夫许国心长系,烈士操戈血已干。 永忆峥嵘桥首望,硝烟散尽酹平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深秋,傍晚,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断桥旁边的广场上,一群市民身着志愿军服装整齐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