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环球军事  >> 正文
新闻

印媒称中印核潜艇噪音都大易发现 堪称井底之蛙

www.taihainet.com 2016-02-29 15:02 来源: 环球网

台海网2月29日讯 据环球网报道,印度作为亚洲屈指可数的大国之一,一向信奉争当“有声有色大国”的理想,为了实现亚洲称雄的目的,印度更是长期保持对军队的高额投入,处处以北方邻国中国为竞争目标,“中国有的印度要有,中国没有的印度也要有”,在这种“情怀”的驱引下,印度先后发展了航母、核武器、洲际弹道导弹以及核潜艇等“大国标配”武器。虽然外界对于印度自研武器装备普遍存有疑虑,但是在印度人眼中,这都是令人自豪的“印度制造”。而在部分印度人眼中,印度的核潜艇和中国的核潜艇更是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噪音巨大而且容易被发现。

  印度“TNN”网站2月28日发表文章,称印度正在对其首艘核潜艇进行最后的测试,这将使印度成为第六个有能力从海底发射核弹头的国家。当这艘潜艇部署之时,印度将具备“三位一体”的核力量,能够从海陆空发射核武器。印度已经开始研制另外两艘“歼敌者”级核潜艇,预计在2020年前总共装备4艘。

  印度方面对于这艘潜艇可谓是十分满意,据印度官员透露:“潜艇通过了所有测试,而且在许多方面超乎我们的预期。现在,这艘潜艇在技术上可以随时服役”。“歼敌者”号是印度第一艘“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过去6个月以来,它一直在印度东海岸维沙卡帕特南港进行各项测试,包括深海潜水和导弹发射,俄罗斯救援船“埃普龙”号随同陪护。

  文章称,印度的核潜艇计划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早在1970年印度就开始酝酿,但直到1984年才被正式批准,等到1998年才真正开始研发工作。潜艇的主动力系统为压水式反应堆,由印度甘地原子能研究中心(IGCAR)开发。该潜艇可以搭载12枚短程的K-15弹道导弹或者4枚K-4弹道导弹。

  在展示完印度核潜艇后,印媒发问:这对世界意味着什么?文章称,印度核潜艇可能导致地区陷入海军军备竞赛,可能促使中国协助盟友巴基斯坦开发类似技术。印度和中国都不同意首先使用核武器,两国都认为核武器是预防战争爆发的一种威慑力量。

  文章称,相比于印度的陆基和空基核武平台,“歼敌者”号更难被发现,将赋予印度真正的“二次打击”能力,让印度能够对试图摧毁其核武库的敌人进行报复打击。但是,印度和中国的核潜艇噪音都很大而且很容易被发现,这使得它们的二次打击能力令人怀疑。中国和印度在探索核潜艇之路都将非常漫长。无论如何,印度和中国的核潜艇,以及可能的巴基斯坦核潜艇,都可以在危急时刻保持不可预测性,或加剧事态的严重性。

上一页 1 2下一页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net)

  • 台海网微信

  • 厦门微公益

  • 海峡导报微信

  • 厦门第一时间

相关新闻

  • 日媒:美军或追加部署攻击型核潜艇以遏制中国
  •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马丽】据日本共同社2月25日报道,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24日在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表示,为了遏制“推进南海军事化”的中国,已着眼于在前沿部署攻击型核潜艇或隐形驱逐舰“朱姆沃尔特”。   报道称,中国正在南海相继部署导弹和雷...
  • 日媒:美国援菲有大阴谋 欲拦阻中国海基核力量
  • 【环球军事报道】“阿基诺三世对中国说,遵守仲裁庭对南海的裁决。”菲律宾网站InterAksyon17日以此为题报道称,在此次美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最后一天,菲总统阿基诺三世在加州发表一份声明,“他呼吁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遵守仲裁庭的判决,以此展示对法治的尊重...
  • 厦门多条主干道将更换井盖 缓解噪音等问题
  • 台海网2月1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井盖“咬人”、“吃人”一直是不少城市道路经常遇到的难题,而改换设计更为先进的可调式井盖,可以有效地缓解传统井盖的养护压力。据记者从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得到的消息,今年3月,嘉禾路、湖滨南路、湖滨西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部分沉陷问...
  • 英媒:中国已有4艘094核潜艇 领先亚洲军备竞赛
  • 【环球军事报道】据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2月5日报道,2月4日至8日举行的印度国际舰队检阅将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的舰船。   上一次国际舰队检阅还是15年前,在印度西海岸的孟买举行的。这一次是在印度的东海岸,这是向东边另一个正在崛起的海军大国——中国发出的一...
  • 专家:美核潜艇频频出入第一岛链给中国带来多重威胁
  • 资料图:美国海军最新“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潜艇 人民网北京2月3日电 (邱越)据央视报道,近半年来,美军核潜艇频频出入第一岛链,在太平洋的部署力度明显加大。军事专家在接受央视《今日关注》采访时表示,美国攻击型核潜艇在西太平洋的活动频率提升显然是冲着中国而来...

关于台海网 - 导报广告价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算举报电话:0592-968801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4) 闽ICP备07001623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0